新的Google Gears Geolocation API可以利用wifi来测定当前的地理位置
据说误差在200米以内
这样网站就可以知道浏览者当前的实时位置、然后根据位置来定制信息
比如"我附近的旅馆、我附近的饭馆"等
Google Gears是1种浏览器扩展
目前的Chrome和Android将会包括(缺省安装)这个浏览器扩展
http://cn.engadget.com/2008/10/27/yamaha_eztp_electronic_teaching_trumpet/
[Gears](ZT)
http://www.tektalk.cn/2008/06/15/新的平台之战谷歌gears会真的蚕食微软利润吗?/#more-2973
2007年的5月谷歌(Google)发布了Gears。历经一年,Gears作为一个帮助离线使用Web应用的系统,还是被人们看做一个微不足道的,只是少数用户和开发者使用的东西。当时的论调就是,谁会需要这个东西?网络连接无处不早,离线接入没用,没有多少应用会支持这个特性的。一年过去了,谷歌没有闲着,他们一直在努力改进Gears的性能。几周前,谷歌打出了一张王牌——MySpace即时通信支持Gears,而且速度大幅度提高了!
未来的浏览器是什么?现在看来,很可能是发展成虚拟机的形式,能支持各种各样的应用。在这种情况下,操作系统会变得透明,看来微软需要保护一些东西(比如它的垄断地位和利润),而Adobe可能也需要行动——因为Adobe目前提供Web上最常见和稳定的虚拟机,Flash。谷歌从不讳言其目的是挑战微软的霸权,他们也清楚的知道最彻底的办法就是让操作系统变得不那么重要,把关键部分往“上”移动一层到浏览器,把浏览器变成标准而强大的虚拟机。
我们很难描述Gears如何改变和加速Web应用。这么说吧,以前MySpace的功能例如列表和排列邮件、查询某些朋友都是通过基于浏览器的Javascript实现的,用户的感觉是“非常慢”,沙漏和进度条进度条往往变化得让人心焦,特别是当你象服务器发起多个请求的时候。安装Gears后呢?(安装本身只需要点击一个确定框,等几秒钟就好),以前那些可以把用户逼疯的操作现在感觉就像是浏览器的一部分了。谷歌通过MySpace上Gears的成功试验实际上给每个用户都传达了明白无误的信息:这不是什么离线浏览的问题,这是谷歌向Adobe和微软发起的进攻。
谷歌目前已经拥有了28种不同的基于web的应用,包括gmail,maps,picasa等大名鼎鼎的成员,每个应用都被全球数以百万计的用户使用。谷歌一直自豪的声称,他们的web应用都是用最标准的技术开发的——标准的HTML,CSS和Javascript。谷歌推广Ajax也许是因为它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但是笔者看来更大的可能是因为其他所有的web开发技术都被其直接对手控制和开发(不用说,当然是微软,还可能有Adobe)。谷歌大力支持开源的Firefox火狐浏览器,并大力支持火狐选用开放的web标准作为技术选择——原因和很简单,谷歌不仅仅是为了名声好而这么做,而是因为其应用程序依赖于火狐。相信很多用户都感觉出来了,在火狐上跑这些更流畅。如果火狐混得不好,微软IE有可能咸鱼翻身,象当年对付Netscape一样重新取得web控制权,到那个时候,谷歌头疼就来不及了。所以,谷歌当然要把火狐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到目前为止,仅靠基于浏览器的Javascript来支持web应用对谷歌而言还不是问题。到何时为止会是个问题呢?就是其竞争对手推出下一代Web平台的时候,具体而言就是Flex/AIR和Silverlight,分别是Adobe和微软的产品。(有关Flex/Silverlight/Ajax的背景,请参考弯曲评论的报道RIA的三架马车)。微软和Adobe在web应用的功能上前进了一大步,现在他们的Web平台产品已经具有桌面应用的界面和功能了。很快,各种各样的小公司就会蜂拥而至,用Flex或者Sliverlight开发他们的应用——这些新的花哨应用会让谷歌的应用显得在90年代的基础上停滞不前。
谷歌面临的选择很简单:放弃基于浏览器的Javascript和标准而采用对手的一种技术,或者继续发展手里的核心web技术直到这些技术能和竞争对手的技术并驾齐驱。谷歌的麻烦在于,尽管有新的Web标准和浏览器特性来支持RIA技术(RIA,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是指Web桌面应用丰富交互特点的互联网应用),开发这些标准的进度是一如既往的蜗牛慢,可能还需要好几年来推广。比如,新的HTML标准,HTML5,目标就是在浏览器本身中扩展web应用而不需要引入新的插件的runtime库(比如activex和flash等等)。这些功能和扩展显然将是谷歌新的web API的基础。
缓慢的标准开发显然阻碍了web应用向更快、更好、免费和开放的方向的发展速度。因此谷歌决定通过Google Gears来单独开发这个市场。想法很简单:把未来web应用技术特性引入今天的浏览器。这些新的特性基本来自于HTML5的久经讨论的标准。谷歌等不及HTML5发布了(这帮标准组织的官僚速度恐怕没有多少企业能容忍,特别是互联网这个快节奏产业里),决定把这些特性尽可能的实现,做成浏览器的插件。说来有趣,谷歌这样做是在短期上放弃其“遵循标准”的原则,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web应用尽早做到rich,以便能和Flash或者Silverlight站到一起——如果在对手面前活都活不下去,遵循标准那就是宋襄公,蠢猪仁义。
Google Gears有大约30名开发者,来自谷歌的开源组(open source group)。很讽刺,这个组的领导是Vic Gundotra,在加盟谷歌之前他在微软从事开发者布道培训。这个小组的开发者目的就是保持谷歌在Javascript上和开放浏览器虚拟机上的兴趣。从纸面上看,不用比了,微软和Adobe在其对应平台上砸下了重金和人员,远远不止30个人的规模。因此为了促进这个项目,这个小组把Gears从谷歌分开(因此严格上,这个项目叫Gears,不叫Google Gears),在一个开源执照下发布代码,来换取开源社区的支持。
第一个发布将集中在HTML5将提出的一些最重要的特性上:基于客户端的结构化对象存储(client-based structured and object storage)。由于选择首先实现客户端存储,Gears明年的目标框架是离线应用解决方案——这显然能麻痹对手,让对手看不到其背后的更高目标,就是不知道谷歌是否有意如此做。谷歌本可以开发自己的浏览器,这在很多博客中已经推测和谣传了。但是浏览器市场实在是火爆、乏味而且痛苦,开发是一方面,谷歌还要等待市场主体接受这个浏览器,而且还要为那些拒绝接受新浏览器但是希望使用谷歌应用的用户考虑。一句话,不划算。
因此谷歌选择了捷径,跳过浏览器而在其上加新的一层——谷歌web层。所有的流行浏览器都提供了供开发者扩展功能的机制,因此谷歌要做的就是为每种浏览器开发一个插件。这样,谷歌的新web API就能在几乎所有桌面上出现,用户不需要重新换浏览器;更重要的是,谷歌能避免痛苦的浏览器市场竞争。
今天谷歌已经支持许许多多主机上的新功能,某些功能和微软/Adobe的下一代Web API是一致的,某些则是完全的“谷歌创造”。开发者们可以选用的功能包括背景进程(嗯,再也不要恼人的沙漏了),客户端图形控制,访问源知晓,更好的文件上载和浏览器的本地数据库。
对于这些新的API和开发平台,要达到广泛应用,有两方面工作要做。首先,用户要支持,而且愿意安装这个插件;另一方面,开发者要支持,使用Gears,开发者感觉与使用其他所有基于浏览器的Javascript并无二致,但能得到更多的开发便利。开发者们不需要学任何新的东西,用户只需要安装一个插件。看看Flash的例子,大概花了五到六年时间,Flash才让程序员们觉得足够通用来在其上开发。谷歌大力支持的Gears也许只需要花一半或者更少的时间来达到这一点。
因此谷歌这个赌注是稳赢不亏的,并且开创了一个基于标准的、开源的新Web API,让用户可以从微软和Adobe之外选择。与另外两家不同,谷歌似乎没有多少兴趣控制这个平台和在其上直接赚钱,他们似乎更希望通过这个来维持现状——浏览器中的Javascript胜任大多数应用,而你需要更多一点的时候,上Flash或者那个很少有人听说的Sliverlight。
上一次平台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记得了,过去了很久。但是每次这项技术面临重大竞争的时候你都能看到巨头公司的衰落和小公司的兴起。现在我们在天平一端加上开源社区,竞争结果仍然是: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垄断。看看这次平台之战的各方和大家投入的赌注,显然这场战争会是旷日持久的。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谷歌推进Web的努力能否奏效。
Wednesday, October 22, 2008
Monday, October 20, 2008
BlackBerry Application Center(ZT)
BlackBerry Application Center
和iphone app store不同的是
BlackBerry Application Center好象和不同的运营商有关
不象iphone app store那样基本完全由apple管理
【LED-WIFI:未来的灯泡将不仅仅是用来发光发热,还能够用来发送数据数据,当作无线网络使用】(ZT)
http://cn.engadget.com/2008/10/08/light-bulb-networks-could-be-the-next-wifi/
波士顿大学的研究团队以低功率 LED 组装出一套无线光学传输系统,透过超高频率快速地开关 LED,便能够在一般人不会察觉到的情况下,将数据参杂在光线中传送出去。目前这套系统单一 LED 的传输速率为 1 ~ 10 Mbps,虽然看起来并不比现行的 WiFi 来的快速,但这套「光网络」还有其它优于以无线电波为基础的无线网络的地方。比如说这套系统必须在光线能够直接照射到的地方才能接收讯息,因此外人不容易窃听,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光网络所消耗的电量也比传统无线网络低上许多,正中目前节能减碳的风潮。
「想想看,未来不论是个人电脑、电视、甚至 iPhone,只要随手一开电灯就能接上网络,再也不必被那些讨厌的线材纠缠」,波士顿大学的小汤玛士( Thomas Little,听起来好像火车的名字喔 )教授为这套系统做了这样的脚注。倘若这项技术成真的话,确实也是如此。唯二的缺点就只是这套系统看起来似乎只具有单向传输的能力(没看到反向传送机制的说明,是眼花了吗?)。以及不能摸黑上网
(ZT)Why I Blog
Blog 这个词是两个词的合成:Web 和 log(记录)。这个短短四个字母的拼写是一个简明准确的描述:在万维网上公开发表的思想和写作的记录。在 Internet 的单音字文化中,Web log 很快变成了一个词 blog。
这种在过去10年中才广泛普及的技术催生的快速和全球性的自我出版形式,不允许回溯式的编辑(除了修改小的拼写错误或者不通顺的句子),也免除了写作当中需要深思熟虑的、长时间的评阅过程。Blog 是思想火花的同步表达,其短暂性连日常新闻报道也无法企及。它对读者和其它 blog 作者以即时和不可避免的方式发生作用,同时通过超文本与不断增长的参考资料和消息来源相连接。与任何纸面报道不同的是,blog 的边界是多孔而不确定的,因此其反映的事实本质上也是处于变化之中的。这种写作行为的后果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记录(log,也有木头之意)一词得名于一种有几个世纪历史的航海测量方式:一块小木板,通常加了配重的铅块,用一根绳拴在船尾。木头的重量使其在水中像一支锚一样在船只开动时固定不动。通过测量一段时间里绳子被拖长的长度,水手可以计算航行的速度(绳子上用间隔相等的“节”做了标记以便测量)。在整个航程中,这些数据被记录在一本称为日志的簿子里。
在发明无线电、雷达、卫星和声纳之前的海上航行中,这些记录是了解航程中各种事件所需的不可缺少的资料来源。它们帮助领航员推测其位置,航行了多久,以及还要航行多长时间。这些记录为船主和贸易者提供可供稽查的材料。它们被设计得很难伪造。在远离陆地的航行中,除了船员在无边的大海中做的记录,通常没有可靠的方式对事件加以确认;而在漫长的航程中,事实往往会在模糊的记忆中消失。日志提供了能够在短时间里搜集的最准确的记录。
在阅读记录时,与书本相反,你在翻页时会有一种逆时间之流而上的奇怪感觉。随着你拼接起最初作为零散记录的叙述,它看起来更加真实,也确实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记录是一种人类的自我订正。它们修正了回顾性的视角,修正了人类回顾他们的生活史时梳理、休整和建构这些历史的方式。记录需要一种信马由缰的叙述方式,因为它们的写作中作者并不知道结果。因此记录当中有情节更有戏剧性的讽刺──读者将在作者之前知道结果。
花时间在 blog 里写下自己想法的人都能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我们这些 blogger 很少有机会梳理自己的想法,等待尘埃落定,清晰的图景浮现。我们在获得消息,事情初见端倪时就立即 blog。所有的报道写作多少都是如此,正如它的英文字面意思暗示的,每天写作,之后总要修订。一个好的专栏作家总是会根据事件的需要不断调整其立场和判断甚至政治忠诚。但与其说 blog 是每天写作,不如说是每小时写作。在这种即时性的要求下,每个字的不确定性就更为显著,而发生错误的风险和预言的刺激也更大。
专栏作家或记者或小说家的文章中的小摇摆或者小矛盾会像在 blog 里一样被无情地揭露出来。但专栏作家要不引人注意地忽略或回避这个问题,比一个每天几次记录想法的 blogger 要容易一些。记者可以等到──必须等到──所有来源都获得确认。小说家可以在发表之前等上几个月甚至几年。对于 blogger 来说,截稿期就是当下。写 blog 相比其它写作就像极限运动相较于田径比赛:更自由,更容易发生事故,更非正式,更活泼。从许多意义上说,写 blog 就像是“大声写作”。
你总会写到你自己,因为你是与外界的想法和事实的不断交互中一个相对固定的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上最接近 blog 的写作形式是日记。但不同在于,日记几乎一直都是私人的。日记的纯朴的诚实和它如实记录和回忆生活的努力使其不同于航海记录。只有极少数日记可以让他人阅读,通常都是在作者死后或者为了搜集自传体作品所需的事实。Blog 不同于日记的地方在于它是立即公开的。它把最私人和回顾性的写作形式变成了痛苦地公开和即时的形式。它包含了记录写作的坦白式风格,并将其作者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暴露在读者面前。
我还记得刚想出在自己 blog 上写什么的时候。那是2000年春天,我像那时的许多自由撰稿人一样,有需要一个“网上”存在的模糊想法。我不太清楚要做什么,但一个开 Web 设计公司的朋友答应帮我建立一个网站,而且因为我对技术一窍不通,他还答应把我写的文章和专栏贴到网站上。不久,这事成了他的日常工作,他于是打电话给我说他要创立一个简单易用的网上平台,这样我也可以自己把作品贴上去了。他管这个平台叫 Blogger。
我在使用 Blogger 贴我的专栏或书籍和旧文章的链接时,我想到我也可以贴新的作品──甚至专门为 blog 写的作品。那写什么呢?像任何新的写作形式一样,blog 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前身是多种新闻写作的传统。在我这里,我把我的主流媒体经验用来探索这片未知的海域。有些经验提供了初始的想法:Michael Kinsley 主编的《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杂志将英国式的短小评论风格带进了美国的富含思想的评论写作当中。《新共和》也首先引入了杂志末页个人化,短小,第一人称的新闻体日记式风格专题。通过混合这两种风格,我在进行我熟悉的写作之余作出了创新。
我过去也进行过在线写作,包括为一个同性恋作家的邮件列表写文章,并帮助 Kinsley 为第一份完全在线出版发行的杂志 Slate 开创了一种更为发散性的在线写作风格。我一开始这样写作,我就意识到在线写作鼓励谈话式的,未完成式的格调。在我早期进行的 Kinsley 指导的写作试验中,他让我不要在写作前花太多精力构思。于是我就像写电子邮件一样写了文章,只是稍微多加了一些注意。正如所有在点了“发送”以后追悔莫及的人所知,这是很危险的。但写 blog 需要接受这样的危险,宁可落入深坑也要做出跳跃的尝试。
我使用这种写作方式的第一天我就上了瘾。可以直接把我的话发送给读者的体验不啻激动人心的文字解放。不像现在的这一代只经历过 blog 写作的作者,我亲身体验过另一种出版方式。我在纸质的周刊《新共和》当了五年编辑,还通过许多传统渠道写了不计其数的专栏和评论。我在这些写作中和许多作者一样,饱受旧式出版永无止境的推迟、修改、办公室政治、编辑大战和最后时刻撤稿腾版面的折磨。相比之下 blog 即使在早期只有几百名读者的时候也意味着极为让人沉醉的自由。就像嗑药一样。
Blog 从一开始就显示了它的革命性。从印刷时代过来的每个作者都盼望过自我出版和(立即)被地球上任何读者读到的出版方式。每个专业作家都为等待某个编辑的同意推迟过出版,或者忍受过编辑的无能,或者被一群事实核查员或校对编辑束之高阁。计算一下一个作者花在寻找出版渠道,说服编辑,被书商压榨和校对的时间,你会发现又一条生命被细枝末节浪费了。但只要按一下“现在发布”按钮,一切麻烦都烟消云散了。
但是,我很快发现,没有编辑带来的突然自由被来自下游的暴动取代了。即使最初那段时间,我贴出什么东西后几分钟,就有读者回应了。电子邮件好像解放了他们内心的野兽。他们比任何编辑都更凶狠,比任何校对编辑更挑剔,而且情绪比任何同事都不稳定。
情况的不同是明显的。作家是敏感脆弱的生物,需要编辑的温和培育,对评论者的批评十分脆弱。他们多数时候能生存下来,但他们的脸皮之薄是出名的。而且,在有 blog 之前,记者和专栏作家在很大程度上是免受这种直接批评的。没错,有人会寄信给编辑或者取消订阅,但记者和专栏作家相对而言是在保护伞下工作,只对编辑而非读者负责。很长一段时间里,专栏都是在出版后接受赞扬、窃窃私语、沉默或者嘘声的独白。我过去曾被批评打成碎片,不过是以一种不具体的,延迟的,远距离的方式。现在的反馈则是即时的,个人的,也是凶暴的。
而 blog 写作也从其新闻写作的基础中找到了回应批评的答案。对于不准确性和非专业性的指责,blog 作者们指出读者严厉及时的检查可以解决。不像在一个远离原始错误的勘误框里改正的报纸,blog 必须在与原错误同样的地方按照同样的格式改正错误。这种形式更为可信,因为没有什么比因为粗心而当众出丑更能促进专业精神的了。当然,blog 作者可能忽略一个错误甚至拒绝承认犯了错。但如果他一意孤行,它将被竞争者揶揄,被评论人攻击并被读者抛弃。在传统媒体被像 Stephen Glass,Jayson Blair,以及 Dan Rather 这样的丑闻困扰的时代,blog 作者们经受住了对他们价值的第一轮攻击。事实上,知名 blog 作者的应该达到的高标准已经变成可以与媒体巨头媲美的对真实性,透明度和细节的要求。相比之下就连《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也曾被迫承认他们犯过错误。
当然,blog 仍然是一种*肤浅的*媒体。我说“肤浅”的意思只是 blog 要求简短和随时可读。没有人愿意在网上看一篇9000字的长文。在万维网上,一行链接与数千个字的长篇大论一样有效──实际上往往链接更有价值。此外,当我在2001年向专家 Matt Drudge 寻求建议时,他告诉我理解 blog 的关键是认识到它就像广播,而不是出版物。如果它停止活动,就会死去,如果它停止划水,就会下沉。
肤浅的表面掩盖着 blog 相当的深度,从某种角度说,它比传统媒体更深刻。原因全在于一项技术发明:超链接。一位旧式专栏作家可以就一份心得智囊团报告或科学调查写上800字妙笔生花的评论。但在报纸上阅读这份评论时,你不得不相信这位作家展示的材料是真实的,或者因为几行引文就相信(因为脱离上下文,这样的引用往往起误导作用)。而对于在线媒体,连向原始来源的链接改变了这种体验。不错,在 blog 上信手写的几句话不像完整的专栏那样读起来让人满足,但可以立即凭你兴趣仔细或者粗略阅读原始材料的可能性比纸面上的任何文字都有更充实的语境。即使 blog 作者引用了文字,读者也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与原始材料进行核对。现在这种先于 blog 但被其发扬光大的发明已经越来越成为主流新闻写作的中心。
因此,blog 像是海面上的波浪,但其根基却像船锚扎在印刷媒体技术上不可能探寻的海底深处。当然,它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作者的权力。Blog 作者能掩饰的东西更少,更难伪装权威。他比过去的任何作者都更像许多节点中的一个,与其它节点连接,但只有通过链接、评论和回链(track-back)才成为一个完整的 blog 空间,这个空间充其量是一种对话,而不是一个完成品。
作者完全清楚并放任自己作品的非确定性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几个世纪以来,作家们都在试验显示了人类思想的不完善、人类事务的不恒定以及时间的无情流逝的写作形式。如果你把柏拉图曲折的、质问的、未解决的对话和亚里士多德格式化的、逻辑的作品相比较,你将发现一个怀疑论者的写作与一个试图终结论辩的作品的不同。帕斯卡的《思想录》(Pensées)可能是基督教护教主义最伟大的作品,也是一系列的曲折、短小和不完整的讨论、观察和见解。它们的未完成使它们更有魅力──可以说比阿奎那精心编写的作品更有魅力。
或者再以《火炬报》(Die Fackel)的出版者和主要撰稿者卡尔·克劳斯(Karl Kraus)的杰出的宗教辩护为例,他乐于不断地用一针见血的评价和机关枪式的批评来让权威不得安宁。克劳斯有一个在他的时代罕见的优势:自我出版的经济能力。这种能力给与他的大胆无畏,今天任何负担得起计算机和 Internet 连接的人也能拥有。
但也许最典型的先于 blog 这个词出现的 blog 作者是蒙田。他的短文分为三版出版,每一版都比前一版更长更复杂。这位富于激情的怀疑论者在每一版中都对他的文章进行修正、添加和扩写,渐渐使它们变得立体。在现代最好的译本中,每篇短文都被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用小字母(A,B,C)详细注释每个版本的改动,帮助读者了解每次重写添加了或删去了,强调或讽刺了什么内容。蒙田用这种方式显示了他的怀疑主义,显示了一位作者怎样变化,改变想法,学习新事物,改变视角,变得老成,而这一切,并不需要用不变的权威当作遮羞布,相反可以成为一种品德,一种看待写作的伪装以及文本和事实的新方式。蒙田同样用 blog 作者们称为外部链接的大量注释点缀了他的文章。他自己的想法与他人的论断和故事交织在一起。研究文本的学者指出许多这样的引文都是有意从语境中隔离出来的,从而增加了本来已经充满了怀疑的写作的讽刺性。
因此,写 blog 是一种与你的作品拉开距离,对其进行检验,任其在虚空中飘荡,以及像蒙田那样将你推向相对的事实的一种放手写作的方式。从一开始 blog 作者就会注意到这一点。不难想见,有些评论者比 blog 作者更了解他所讨论的话题。他们会发送链接、报道和事实,挑战 blog 作者的世界观,有时直接否定之,但一般多是为这个想法添加上下文、暗示和复杂性。Blog 作者的角色不是维护他的观点,而是接纳评论者的想法。这点上,他和晚餐会的主持人类似。他可以引发讨论甚至饱含感情地占据立场,但他也必须营造一种鼓励他人参与的气氛。
这种气氛不可避免地将由 blog 作者的人格特点所形成。事实上,blog 圈子可能是作者敢于表达自己的所有形式中最能放得开的一种。即使最小心和自省的 blog 作者也会在一些不设防的句子中透露关于自己的秘密,并在想到按“删除”之前发表出去。那些让作者失语的明智的紧张──被揭露、否定和羞辱的恐惧──对于 blog 作者是不存在的。你没法阻止 blog 作者写作。你必须在你的情感洋溢,你的脾气发作,你的幽默感还存在的时候立即表达自己。你可能试图在真正的检查和它所要求的展现中隐藏自己,但这很困难。这是让 blog 写作显得特殊的原因:它饱含个人特色。网络上虚拟的亲密体验,电子邮件和即时消息的亲近性也渗透其中。你感到你理解这些 blog 作者的生活,他们和你经历相同的体验,并分享那些时刻。当我 blog 的读者见到我本人,他们都像称呼熟人一样叫我 Andrew。而印刷读物的读者从不这样做,他们叫我 Sullivan 先生。
在我的 blog 上,我的读者们和我一起实时地经历了9/11事件。我不仅可以回顾我对事件的反应,也可以回顾当天下午3:47我的想法,还有当晚9:46的。这是印刷媒体无法比拟的鲜明的历时性。对于2000年大选计票,伊拉克战争,虐囚丑闻的发现,教皇保罗二世的去世,以及其它过去几年中的历史性事件的记录也是如此。要实时记录这些事而不透露关于你自己的大量信息是不可能的。而这样与读者建立的亲密纽带也是《泰晤士报》这样的媒体通过报道同样事件与其读者建立的关系不能比拟的。在任何时刻,独自坐在计算机前的只有两人:blog 作者和读者。这个空间是可感知的,这个时刻也是人性的──blog 作者具有的任何权威性都不是来自他工作的场所而来自他个人的人性。这种写作的情感并不只是埋藏着,而是时时爆发的。其作者和读者并不只是连接起来,而是以一种情感的、个人的方式连在一起。表达这种关系的词只有“友谊”。而为数以千计的朋友写作还是一种新的体验。
而且,这些朋友也是 blog 本身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情、陪伴、挑衅、伤害和纠正的来源。如果我调查一下我 blog 上出现的文字,我估计其中三分之一强是读者撰写的,而我的时间的三分之一强也用来吸取读者的观点、评论和提点。读者们让我知道爆炸性的新闻,获得新的视角,还有对流行的假设的反驳。这也是 blog 对报道写作的贡献。传统的方法是由一位记者搜集关键的资料,消化它们,或者阻止竞争对手获得这些消息。而一个 blog 作者兴奋地投入他的题目当中并接受扑面而来的大量资料。
有些材料在 blog 产生之前也许永远难见天日──前线战士的电子邮件,科学家解释新的研究的邮件,以及华盛顿由于党派顾虑不敢提出想法的异见作者的来信。当然,有些 blog 的取材也确实可疑。Blog 作者们也像相信凭电子邮件做不出好报道的传统作者那样容易被欺骗和误导。但收件箱里那些东西的毫无顾忌和有用程度都会让你吃惊的。
评论并不仅仅是信息。许多评论也是思想和渊博的体现,是超过任何报纸研究部门的庞大知识库。一个好的 blog 就是你的私人维基百科。确实,blog 带来的最大惊喜就是原来有那么多在法律或政府或学术部门或在家带孩子的人拥有真正的文学才能和真才实干而找不到发表渠道──直到现在。当然,一个仔细的 blog 作者使用电子邮件消息的方式与没有管理的 blog 评论部分的戏谑是截然不同的。但事实就在那里──而电子邮件这个奇迹让它来到你面前。
Blog 作者们一直在扩大这个知识库。八年前,blog 圈子就像由几个狗咬狗的偏执狂组成。今天,它像是一个偏执狂的宇宙,有大量的活跃读者,全都互相争斗不休。对于新来的读者或者作者,这一切似乎非常可怕。但 blog 早期的亲密性和现在它构成的产业有一种联系。这个联系就是人类的个体性。
在线报道的先驱──Slate 和 Salon 杂志仍然极受欢迎和成功。但包括这两个站点在内的 Internet 上最受欢迎的明星都是个人。例如由数百人共同写作,并由数千评论者修订的 Daily Kos,得名于创办者 Markos Moulitsas,他自己的文章仍然是这个 blog 首页的主打篇目。世界上最大的新闻聚合站点 the Drudge Report 也是从其对链接、图像和报道独具慧眼的创始人 Matt Drudge 的名字而得名。巨大而不断扩张的 The Huffington Post 的世界仍然在创办人 Arianna Huffington 的剑桥-希腊口音中保持着一致的口径;整个网上名人八卦界都围绕着 Perez Hilton 的作品;而 Talking Points Memo 的调查式报道、审阅和评论仍然带着 Josh Marshall 的强调。甚至没有 Mickey Kaus 的声音的 Slate 杂志也是不可想象的。
个人品牌是持久的。读者们以前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例如 I.F. Stone's Weekly,但从未达到这种程度。我想,这是 blog 写作的对话式特色的结果。我们对谈话者的要求不仅是权威性,也要有个人性格。如果你把 blog 想像成广播谈话节目或者有线电视新闻,而不是政论杂志或日报,那么这种对个人性格的强调就不难理解了。对人们来说,有个声音是广播的代名词,一个面孔是电视的代名词。对于 blog,他们也有类似的感觉。
这种新形式的写作不仅是个人的努力,也是一项集体事业,而 blog 作者之间的联系与 blog 的内容同等重要。链接不仅带动对话,也带动读者。你链接别人的越多,别人链接你的 blog 也越多。旧媒体的《纽约时报》因《新闻周刊》被拒绝采访而受益的零和游戏变成了双赢局面。《纽约时报》被《新闻周刊》链接或者反过来都很好。Blog 圈子中最有价值的统计数字不是总读者数或者浏览量,而是你通过被其它 blog 链接获得的“权威性”。这是你在人类的在线对话中接近中心的程度的衡量标准。
这个思考和书写的开源市场具有如此潜力的原因在于它在不断调整自身,不断进化的集体智慧可以迅速地排除没有价值的争论和坏想法。当然,它的缺点在于 blog 作者们也都是人,理性不是唯一的动力。在不区分好内容和坏内容并且情绪往往占上风的 blog 世界中,总有声高的人主导谈话;有些人则会无耻地逢迎读者的偏见;还有一些人引发网上骂战只是为了取乐。感官刺激、肮脏的内容和公式化的写作总是存在。你可以泡在自己偏爱党派的 blog 圈子中,永远不会碰上一个与你意见不同的站点。
但链接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例如,一个民主党的 blog 即使只是为了攻击和嘲弄,也不得不链接到共和党的 blog 上。由此产生的流量满足两个阵营的利益。这种做法容易产生意见分明的持久较量。但至少你在网上可以看清双方的观点。在 Internet 产生之前,政党在 The Nation 和 National Review 杂志上的遮遮掩掩比现在在打开的网络泄洪闸中所做的多得多。虽然看起来不文明,网络为想法提供了更多的流动性。粗鲁并不是 blog 作者最害怕的事,他怕的是被忽略。也许一个 blog 作者对另一个能做的最肮脏的事就是把他批得体无完肤而不提供一个原 blog 的链接。
因此一个成功的 blog 必须平衡作者本人和其他人对世界的看法。有些 blog 作者通过数十个链接搜集或者“聚合”其他 blog 作者的帖子和简单的想法总结:Instapundit 的 Glenn Reynolds 是中右派中这类人的代表,Eschaton 的 Duncan Black 则是左派。还有些 blog 作者则更有选择,或者聚合一个特定群体的链接,或者为一个固定的、有相关知识的读者群服务。“友情链接”显示了哪些 blog 作者值得你的尊敬和留在你的世界里。许多年来,我都保持着阅读和链接一个相对较小的政治 blog 作者群体的习惯。在今天的 blog 世界中,这样做是自取边缘化。因此我又加上了关于宗教、文化、科学的 blog 和那些仅仅是古怪的 blog 的链接。随着 blog 世界超过了个人消化它的能力,我有了请助手和实习生搜寻需要回应和思考的链接、报道和照片的需求。维持你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他人的知识、见解和智慧之间的平衡是困难的,但也是令人充实的。有时候,blog 作者会觉得自己更像是个网上 DJ 而不是一个作家,混合不同的声音产生新的旋律,同时创作他自己的音乐。他同时是艺术家和出品人──而音乐将始终持续下去。
如果这听起来很后现代,那是因为它确实如此。Blog 也和后现代性有同样的缺点:无法提供恒定的事实和固定的视角。读者们正是因为相信传统的作家为某个题材费心考虑了很久,让它在脑中成形,并撰写了值得花时间阅读和思考的作品而珍视他们。Blog 作者们不这样,也不能这样做,这使得他们比传统的长篇写作更受限制。
Blog 作者会以仅仅由时间的流逝决定的非特定顺序发表关于任何题材的想法或事实。而作家则会花时间汇集他的想法,组织它们,决定哪些观点需要更多强调,了解他的观点怎样在写作过程中演化,并回应编辑对草稿的评审。这样写作的结果往往比大量的 blog 帖子更深思熟虑,更令人满足,也更能经得起时间的流转。要让 blog 取代传统写作的说法是愚蠢而有害的。在某些意义上,blog 写作对我们的讨论的贡献让好的传统作家的技巧更珍贵,而不是相反。Blog 世界中见解、想法和争论的洪流使得那些能够提取其意义,并将其变为更为具体、持久和有价值的文本的人显得更加宝贵。
比如,本文中的论点在过去的几年中就在我的 blog 中零零碎碎地出现过。但写作此文迫使我在脑海中组织他们,从而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致谢观点,也许还帮助了我更清楚地表达它们。每周在写了数百篇帖子后,我也会写一篇报纸上发表的专栏。而我的专栏文章总是显得比 blog 更深思熟虑,更平衡,更不偏不倚。但 blog 总是能为专栏提供信息,使其更加充实,而且常常起到一种形式自由,联系自由的研究手段的作用。而像本文这样的文章引起的讨论最适合在 blog 中进行。换句话说,对话才是目的,而参与者的不同论点都将为对话增添价值。因此,如果说旧媒体的辩护者曾经恼火地将 blog 看作一种威胁的话,现在他们开始将其看作一种门径,和一种促进讨论的手段。
不管怎么说,在椅子或者沙发或者床上阅读纸质的长篇文章带来的一些东西是无可取代的。打个明显的比方,即兴的爵士乐比作曲家谱写的古典音乐出现在我们文明里的时间晚得多。但爵士乐没有取代古典音乐,爵士乐手也永远不会声称爵士乐能做到这一点。爵士乐需要的只是一种不同的演奏和欣赏方式,就像 blog 需要不同的书写和阅读模式一样。爵士乐和 blog 是亲密的、不定的,也是个人的──同时本质上是集体的。而二者的受众都可以一边欣赏一边谈论它们。
听众们聆听时谈论,或者读者们阅读时评论和链接的理由,在于他们认识到这是一种需要参与而非仅仅接受的艺术。像听咏叹调那样听爵士乐是南辕北辙的做法。在显示器、书桌或者 iPhone 上阅读意味着一种批评的,不耐烦的,心不在焉的态度,一种对即时可用的信息的需求,这与在沙发上打开一本小说或者杂志的心态完全不同。阅读纸面上的文章带来的是更放松和冥想式的反应。信息决定了媒介。而每种媒介都有它的定位──只要不与其它的混淆。
事实上,对于那些在网络大潮中愁眉不展的新闻和杂志行业来说,现在是新闻报道的黄金时代。Blog 为写作增添了全新的表达手段,而且带来了新一代的非虚构写作方式。它使得作者能够用从未被发现和理解的方式“大声写作”。而且在电视主宰的时代似乎已经式微的对传统写作的渴求,也被 blog 写作展现出来。
各种各样的文字,从来不曾像现在这个样子。
中国300万平方公里海域全部实现定期维权巡航(ZT)
(ZT)人民日报10月19日电 到目前为止,我国沿海1.8万公里海岸线已全部有中国海监队伍进行守护,全部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也由海监队伍实施了定期维权巡航执法,以维护海洋开发利用秩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资源权益不受侵犯。这是19日记者从中国海监总队成立1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目前,中国海监队伍已遍布我国沿海1.8万公里海岸线,全国海监队伍总人数达到近8000人。
中国海监总队常务副总队长孙书贤介绍,中国海监正不断加强执法装备建设,目前已有9架海监飞机和200余艘执法船艇,并配备高性能、远距离、海空目标监视系统及地面宽带音视频传输系统,具有全海域远程海空立体实时监视取证能力。
印度自制新型潜艇号称世界第一,首航沉没(ZT) :):)
(ZT)2008年10月20日,印度新德里消息,印度一艘国产新型潜艇首航沉没。沉没原因尚不得而知。此前,印度声称该潜艇的性能世界第一。这艘印度国产新型潜艇的型号和性能尚不清楚,可能是2001年开始建造的那一批潜艇中的一艘。
《印度时报》2001年2月4日报道,印度海军参谋长Sushil上将说,印度已经制定了一项潜艇建造计划,根据此项计划,印度将建造24艘装备远程导弹的猎潜潜艇。目前,印正和法、俄协商,共同建造这项"75号工程"计划下的潜艇。这位参谋长说,印度的重点是重新构筑潜艇的结构,以便建造噪声更低的猎潜潜艇,同时,潜艇上将装备远程武器和先进的电子战系统。潜艇生产线将设在孟买的马扎岗船坞有限公司。这项计划的实施,标志着印度已经有能力建造先进的潜艇。新潜艇将在未来30年建造完,以替代过时的潜艇,并使印度潜艇至少保持20艘的水平。这些潜艇将装备射程达300公里的导弹。
目前,中国海监队伍已遍布我国沿海1.8万公里海岸线,全国海监队伍总人数达到近8000人。
中国海监总队常务副总队长孙书贤介绍,中国海监正不断加强执法装备建设,目前已有9架海监飞机和200余艘执法船艇,并配备高性能、远距离、海空目标监视系统及地面宽带音视频传输系统,具有全海域远程海空立体实时监视取证能力。
印度自制新型潜艇号称世界第一,首航沉没(ZT) :):)
(ZT)2008年10月20日,印度新德里消息,印度一艘国产新型潜艇首航沉没。沉没原因尚不得而知。此前,印度声称该潜艇的性能世界第一。这艘印度国产新型潜艇的型号和性能尚不清楚,可能是2001年开始建造的那一批潜艇中的一艘。
《印度时报》2001年2月4日报道,印度海军参谋长Sushil上将说,印度已经制定了一项潜艇建造计划,根据此项计划,印度将建造24艘装备远程导弹的猎潜潜艇。目前,印正和法、俄协商,共同建造这项"75号工程"计划下的潜艇。这位参谋长说,印度的重点是重新构筑潜艇的结构,以便建造噪声更低的猎潜潜艇,同时,潜艇上将装备远程武器和先进的电子战系统。潜艇生产线将设在孟买的马扎岗船坞有限公司。这项计划的实施,标志着印度已经有能力建造先进的潜艇。新潜艇将在未来30年建造完,以替代过时的潜艇,并使印度潜艇至少保持20艘的水平。这些潜艇将装备射程达300公里的导弹。
Sunday, October 19, 2008
【非决定性】、【互补性】、【可列性】。。。。。:):)
波尔老师互补原理的哲学意义在于:认知主体对于某一认知对象的认知经验、不但和认知对象相关、而且和认知主体有关、还和认知框架(如观测角度、方法、仪器)有关:在不同的认知框架下、将会看到认知对象不同的侧面:
- 这些侧面之间是互斥的(即如果能看清这个侧面、就将看不清其互斥的侧面)
- 而这些(互斥的)侧面合在一起、可以构成认知对象的完整认知经验(互补)
这在宗教(32相非实相乃名相)、哲学等中是很自然的、但是在以科学中是需要研究的
狭义相对论中强调的"观测的可操作性"、非决定性、和互补原理("观测结果和观测方法的相关性")、我觉的是物理学中3个重要的哲学观点
这2个观点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我们需要从认知过程出发来定义认知对象、也就是说:我们将不知道"真正的"客观是什么、我们只能知道"我所看到的"客观是什么:前者一定是彼岸、后者也包含另外1些彼岸(认知经验内部的彼岸、符号表达/传播的彼岸。。。。。等)
即:认知主体、认知方法、认知对象、都是同一的、互相联系的、是一个整体、从本质上我们无法把它们严格的区分开来("天人合一")、难点在于:如何扩展目前的科学方法、使的在科学理论中、不但包含认知对象为参数、而且可以显式的包含认知主体和认知方法作为参数?即:如何创立【x、y、z、t、o】5元时空理论(o=观察者)?:):)
测不准原理是互补原理的一个部分
【非决定性】和【互补性】有相互交叉的关系
【互补性】说明我们在特定的条件下我们只能观察到认知对象的某一面的特性、【非决定性】是说即使在这个"某一面"内、可能也是非决定的
【互补性】也可以由广义【非决定性】推出:即认知对象存在的多个(常常是互斥的)方面、所以是非决定的
【非决定性】和【互补性】。。。。。和认知过程中的【可列性】、有无关系?:):)
在引入"天人合一"后、能否融合【非决定性】和【互补性】?:):)
【互补性】和立体主义、是有关系的:):)
EPR、我个人不太同意、我觉的要求太严啦:几乎可以肯定、科学理论中必然包含非决定性、阿坦老师的决定论观点太强啦、在阿坦老师和波尔老师的争论中、我支持波尔老师:其实阿坦老师在狭义相对论中定义"如何校准时钟"时、是辉常具有主观色彩的、不知为什么他会有怎么强的决定论倾向?嗯。。。。。可能是阿坦老师个性太强、他认为他一定能把对于别人是非决定的问题变成决定的!哈!:):)。。。。。在我看来、非决定性是很自然的、当然科学本身看起来比较倾向于决定性、但是科学和非决定性、2者是根本不存在矛盾的
【波函数的塌缩】能否理解为:本质上说、独立于认知主体的认知对象是不可知的、但是认知主体"要求/希望/主观上"要得到反映认知对象的规律和理论、因此这样、认知对象在认知经验中、就表现为一种概率(中间状态)、这个概率和认知方式有关、当认知过程最终确定/结束后、认知对象在认知经验中也同时确定啦
也就是说:一个包含认知主体、认知对象、认知方法/框架的、完整的认知过程、是可能可以产生确定性的规律的、但是在这个认知过程的过程中、是经常不确定的、但当认知过程完成后、是可能可以确定的
自指是否和塌缩有关?是否因为当认知对象延伸到【互斥综合体】的时候、就会出现认知局限、即产生自指?
塌缩=1种彼岸?
"道可道非常道"、是否意味着如果我们去认知【互斥综合体】的时候、【互斥综合体】必然会塌缩:所以可以研究-说出来的东东、都是塌缩后的东东?
实证的范围比较宽:比如一些数学理论、具有较强的柏拉图观念体的特性、更重视理论本身的优美和协调、并不一定具有"客观"的对应物、也不一定"有用"、因此、"数学实证"和"物理实证":):)、可能还不尽相同
很明显:自指和【可列性】有很深的内在关系(正在证明之中)
我最想知道的就是:【塌缩】、【非决定性】、【互补性】、这样的东东、是由认知行为本身引起的、还是因为目前主流认知框架的认知基础都是建立在【可列性】之上所引发的局限性?
- 如果是前者、就是"道可道非常道"、怎麽办?还研究不研究啦?:):)
- 如果是后者、如何建立以【不可列性】为认知基础的认知框架呢?:):)
。。。。。1个不可列的规律是怎样的?。。。。。嗯。。。。。既然是不可列的、那就不能说是"1个"。。。。。快跑啊!哈!:):)
Thursday, October 16, 2008
【Communication - Content - Collaboration】:站在时代高度笑谈因特网的环球冷暖-沧海桑田!!。。。。。:):)
武林故老相传
因特网起源于1个军用项目(appanet)、其目的是当骨干线路交换通信网遭受打击从而交换枢纽瘫痪后、将启动appanet作为一个备份网络继续工作
为此采用啦可以动态改变路由的包交换技术来设计appanet
因此、因特网最早是1个通信网
然后、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的Tim Berners-Lee老师提出啦www的概念
就是通过html和http来异步的发布和获取内容
www使的因特网获得啦爆炸性的扩展
至此、在继续保持通信网功能的同时、由于信息发布和信息获取的异步性
因特网成为啦一个内容网
内容成为啦相对独立的东东
信息发布者和信息获取者之间的关系因异步性而变得比较松散
yahoo作为内容门户、google作为内容搜索引擎
都是内容网的巅峰之作
与此同时、作为通信网的内容网页在持续发展
如email、IM、VoIP。。。。。等
在通信网、内容网之后、因特网下一步可能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呢?
这是后谷歌时代、每1位信息工作者都在考虑的1个重大问题
我个人的判断是:下1个方向将是协作网
而SNS的出现、正式揭开啦这个巨大秘密的1个小角角:SNS是协作网的1个最简单形式
协作网动态的把每一个因特网的使用者(人或机器)连接起来
协作网既不是简单的通信、也不是简单的通过发布和浏览内容、而是同时涵盖通信和内容这2个方面
协作网是1个强面向终端-使用者的概念、是完全围绕使用者来设计的
随着协作网概念的发展、将来我们使用因特网的方式将会和现在完全&大大不同、甚至会变的完全认不出来啦。。。。。:):)
渐变论-达尔文进化论、间断平衡论、中性突变与随机漂移论、大进化论、神学特创论(ZT)
http://www.wiki.cn/wiki/间断平衡论
间断平衡论
punctuated equilibrium
认为进化过程是突变与渐变交替出现的一种生物进化学说。1972年由美国古生物学家N.埃尔德雷奇和S.J.古尔德提出后,在欧美流传颇广。它与传统的进化论区别有三:①传统学说强调进化是物种在自然选择下的渐进演变过程,在时间(纵向)-性状演变(横向)坐标上呈斜线的形式(图1b);间断平衡论则认为进化是突变与渐变的结合。强调大多数物种的形成是在地质上可忽略不计的短时间内完成的,这个迅速的过程叫种形成,在上述坐标上表现为接近水平的横线。物种形成后,在选择作用下发生的十分缓慢的变异,叫线系渐变,在上述坐标上表现为接近于垂直的纵线。整个进化呈现折线的图形(图1a)。②传统进化论认为进化量(即生物种系在一段时间内的性状演变总量)是渐进变异逐渐积累的总和,线系渐变是进化的主流。间断平衡论则认为虽然渐变也可造成变异,并积累形成新种,但其在总变异量中所占份额很小,种形成才是进化的主流。例如,将图1a中的一段放大成图2,可以看到从a种演化到b种,其进化量(ab在性状演变坐标上的投影)主要由水平横线(种形成)构成;种系渐变(1,2,3,4,5各种)虽也有水平分值,但由于它们接近于垂直,所以数值都不大(图2)。③间断平衡论强调变异的随机性和地理隔离对种形成的必要性。它认为形成新种的原料是个体突变,突变是无定向的。只要对适应无害(中性),就可能闯过自然选择这一关而有可能形成新种。它又强调大多数新种是从父种地理分区边缘上被隔离的孤立小种群中形成的,因为在这孤立种群中产生的突变,不致因基因交流而失去特性,其中多数虽被淘汰,少数仍能被选择保留下来而形成新种。
基因突变学说和常见的地理隔绝导致迅速成种的现象成为间断平衡论的主要依据。只要是处在关键性个体发育途径上的基因,一个基因的一个突变即足以造成新种。在多细胞生物(包括人在内)中,每一代中每个基因产生突变的或然率是10-4~10-9,其中间值为十万分之一(10-5)。一个普通生物个体约有30000对基因,即每一代中平均每10个个体中有 6个基因突变。当然其中只有极少一部分能通过自然选择考验,在以后世代中稳定下来,形成新种。因此,有的遗传学家认为新种是可以在几个生殖世代中形成的。种群中的个体突变在化石中不易找到。曾经报道过美国阿拉巴马州始新世的小帘心蛤种群中,少数个体左右壳的牙系与正常个体恰巧相反的情况。
下面举一个由于隔离而迅速成种,甚至成属的例子。2~3万年前,美国西部的河湖中广泛分布着一种鳉鱼。现在这里只有互相隔绝的残余小湖及泉。在加州死谷区的几个孤立池、泉中分别发现了 4个不同种,显然是在这段时间中由原来种形成的。特别是产于某温泉中的一个种──魔鬼泉鳉鱼,其性状演变几乎已经达到可建立新属的程度。换言之,新属可以在2~3万年的短时间形成。有的例子说明,自然界新种的形成可短到250年。
间断平衡论问世后,赞成方面的,有人引用小泽(1975)对多壁小鳞初房直径演变所作的统计。在该种延续的1500万年内,直径从平均200微米渐增至550微米,仍不超出种的范围。说明在不隔离情况下,单纯的种系演变是非常缓慢的,不易形成新种。在东非肯尼亚上新世至更新世,有一段300~500万年的地层,在190个化石点采集后,对常见的13个软体动物种3300块标本,每个作了平均18种度量,用计算机作数理统计,根据其形态演变情况得出三点结论:①所有种系在长时期中形态保持稳定。例如对单色环棱螺共采集了49个层位,在绝大多数层位中其形态保持不变;②在 3个层位上有急剧的变异,产生新种。这 3个是凝灰岩层位,各代表时间间隔 5000~50000年,所以成种作用是迅速的;③无论旧种和新种,变异幅度都很小,只有在从旧种到新种的过渡种群中才产生大幅度的不定变异。这个资料显然支持间断论,即种形成过程是迅速的突变;种一旦形成,性状长期稳定;只有在种形成(属或更高级别的形成)过程中,才产生大量不定变异(W.C.威廉森,1981)。
反对间断平衡论的例子如G.金格里奇1974年统计北美兔猴各个种下第一臼齿长宽积的变化,指出种与种之间臼齿面积是渐变的,甚至新属形成也是渐变的。M.马尔姆格伦等(1982)对新西兰附近深海钻探发现的中新世至更新世某有孔虫属的各种形态变化作了统计,发现这些变化大都是渐变的。
目前古生物学界多数承认种形成过程可以是快速突发的也可以是渐变的。如K.考夫曼1978年对近 100个白垩纪双壳类种系的演化型式研究表明,有渐变式的,网格式的(种的各种群在演变的环境中通过反复的隔离,重新融合、杂交,最后演化的新种)和间断突变式的。这取决于环境压力变化的强度和速度以及种的适应宽度。
间断平衡论以一种新的哲学观点来看待生物进化史,向古生物学和生物学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①间断平衡论较合理地解释了化石记录。按照传统的渐进进化观点,化石记录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过程。但是百余年积累下来的记录却不是这样,在连续地层(也就是连续的时间序列)中,新门类往往是突然出现的,找不到其祖先的蛛丝马迹。现在按照间断平衡论,既然新种、新属可以突变形成,那么由它们组成的新门类(科、目,以至纲、门)也可以在地质上可忽略不计的时间内形成。生物界的突变,跃进到新阶段,可以在没有地质间断的层序中发生。在中国南方,古生界和中生界之间往往是连续沉积的,看不到长时间的间断。但是古生代和中生代的生物面貌却是突变的,无论菊石、腕足类、双壳类、有孔虫类、牙形石、三叶虫类、珊瑚类等都有突然的变化或甚至绝灭。为了解释这种貌似矛盾的现象,曾经引进了“拟整合”的概念,即自然界存在着一种从岩性结构上看不出,只能根据化石记录缺失来判断的地质间断。现在根据间断平衡论,生物界突变可以在地质上忽略不计的时间中完成,不再必需一个长期间断来解释生物界的突变了。在前寒武纪-寒武纪界面上同样存在层序整合而具壳生物突然大量出现的现象。过去一种解释是,这些门类在前寒武纪早已存在,只是因为尚未形成硬壳,所以缺少化石记录,这解释有其矛盾之处。C.克劳德1948年指出:腕足动物如果不具硬壳,就不叫腕足动物,而属于帚虫动物。许多带壳动物不大可能有很长的前寒武纪历史。根据突变论,可以假设前武纪-寒武纪之交,以迅速的种形成向各个适应方向产生新类型,然后固定成新门类,并不需要每一门类有很长的缺失化石记录的历史。再推而广之,过去人们碰到处于两个演化阶段的古生物,总是努力设法去发现其中间类型以证明演化的渐进性。如果中间环节找不到,则归咎于化石记录的不完整。尽管如此,绝大多数演化阶段都是找不到中间型的。现在看来,这可能不是化石记录的缺失,而是正常的现象。通常是由一个祖先类型向各个方向产生突变。这些突变大部分是不成功的,少数在成功的方向上经过一系列的突变──种形成,就可以选成一新的类型。由于突变是很迅速的,在地层中不易记录;更由于大种群中的突变常因基因交流而失去,往往只有在小范围分布的小种群中突变才能成功,所以地理分布亦很狭。因此中间环节是很难找到的。②间断平衡论展示了一幅不同于传统达尔文主义所描绘的生物演化图,以菊石的演化为例,这个门类在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早三叠世、早侏罗世有几个爆发期,在很短的时间内向各个生态领域演化,形成许多新科(这种现象叫辐射演化)。这个新门类形成以后在石炭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白垩纪的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平衡。突变(新门类的爆发形成)与渐变(已形成门类的相对稳定发展)交替出现,而每一次突变都是继前一阶段门类的绝灭之后,由其中一个小分支爆发造成的。这样,爆发期造成的阶段性与其后渐变演化造成的连续性,就构成菊石演化的基本图案。在别的门类中也同样呈现这种阶段性与连续性结合或间断-平衡的现象。③目前进化论方面的间断平衡论,分类学方面的分支系统学,生物地理学方面的替代分化模式三者结合在一起,强烈地冲击着达尔文主义问世以来形成的现代古生物学概念。从哲学上来说,它们强调的突变与渐变相结合而以突变为主,以严格的系统发育关系作为分类学的基础等──有正确的方面,对于近百年来流行的渐变观点是一个否定。这一否定与板块学说及其他学科的新学说一起,正在对地球科学及生物科学产生巨大影响。
间断平衡论的一些极端支持者倾向于排斥其他可能的进化途径,并且在支持者内部使用一套特有的术语和概念。在社会上,神学界利用间断平衡论与特创论形式上的某些相似,宣传上帝的创造,否认进化。因此,新理论要存在和发展下去,还须经历去芜存精的长期洗炼过程。
间断平衡论
punctuated equilibrium
认为进化过程是突变与渐变交替出现的一种生物进化学说。1972年由美国古生物学家N. 埃尔德雷奇和 S.J.古尔德提出后,在欧美流传颇广。它与传统的进化论区别有三:① 传统学说强调进化是物种在自然选择下的渐进演变过程,在时间(纵向)性状演变(横向)坐标上呈斜线的形式;间断平衡论则认为进化是突变与渐变的结合。强调大多数物种的形成是在地质上可忽略不计的短时间内完成的,这个迅速的过程叫种形成。物种形成后,在选择作用下发生的十分缓慢的变异,叫线系渐变。② 传统进化论认为进化量(即生物种系在一段时间内的性状演变总量)是渐进变异逐渐积累的总和,线系渐变是进化的主流;间断平衡论则认为虽然渐变也可造成变异,并积累形成新种,但其在总变异量中所占份额很小,种形成才是进化的主流。③间断平衡论强调变异的随机性和地理隔离对种形成的必要性。它认为形成新种的原料是个体突变,突变是无定向的。只要对适应无害(中性) ,就可能闯过自然选择这一关而有可能形成新种。它又强调大多数新种是从父种地理分区边缘上被隔离的孤立小种群中形成的,因为在这孤立种群中产生的突变,不致因基因交流而失去特性,其中多数虽被淘汰,少数仍能被选择保留下来而形成新种。
基因突变学说和常见的地理隔绝导致迅速成种的现象成为间断平衡论的主要依据。只要是处在关键性个体发育途径上的基因,一个基因的一个突变即足以造成新种。因此,有的遗传学家认为新种是可以在几个生殖世代中形成的。
至于隔离而迅速成种,甚至成属的例子如 2~3万 年前,美国西部的河湖中广泛分布着一种鳉鱼。现在这里只有互相隔绝的残余小湖及泉。在加州死谷区的几个孤立池 、泉中分别发现了4个不同种 , 显然是在这段时间中由原来种形成的。特别是产于某温泉中的一个种——魔鬼泉鳉鱼,其性状演变几乎已经达到可建立新属的程度 。换言之 ,新属可以在2~3万年的短时间形成。
但现代综合进化论持有不同的看法 。例如 已知南方古猿(约生活在400万年前)的脑量为400毫升,直立人( 约生活在50万年前)的脑量为900毫升,现代人的脑量为1400 毫升 。按间断平衡论观点 ,人类起源中脑的发展是由骤变实现的,彼此之间没有中间类型。但现代综合进化论认为,这种现象亦可用渐变论的观点来解释。因为从南方古猿到直立人,脑量平均增大了500毫升,其间经过了350万年 ,以20年为一代计算,共经历了3500000/20 = 175000代,每代的脑量只增加了500/175000 = 0.003 毫升。这是微乎其微的变化,一般是觉察不到的。这就是渐变。这种争论仍在继续中。
间断平衡论
punctuated equilibrium
认为进化过程是突变与渐变交替出现的一种生物进化学说。1972年由美国古生物学家N. 埃尔德雷奇和 S.J.古尔德提出后,在欧美流传颇广。
它与传统的进化论区别有三:
① 传统学说强调进化是物种在自然选择下的渐进演变过程,在时间(纵向)性状演变(横向)坐标上呈斜线的形式;间断平衡论则认为进化是突变与渐变的结合。强调大多数物种的形成是在地质上可忽略不计的短时间内完成的,这个迅速的过程叫种形成。物种形成后,在选择作用下发生的十分缓慢的变异,叫线系渐变。
② 传统进化论认为进化量(即生物种系在一段时间内的性状演变总量)是渐进变异逐渐积累的总和,线系渐变是进化的主流;间断平衡论则认为虽然渐变也可造成变异,并积累形成新种,但其在总变异量中所占份额很小,种形成才是进化的主流。
③间断平衡论强调变异的随机性和地理隔离对种形成的必要性。它认为形成新种的原料是个体突变,突变是无定向的。只要对适应无害(中性) ,就可能闯过自然选择这一关而有可能形成新种。它又强调大多数新种是从父种地理分区边缘上被隔离的孤立小种群中形成的,因为在这孤立种群中产生的突变,不致因基因交流而失去特性,其中多数虽被淘汰,少数仍能被选择保留下来而形成新种。
基因突变学说和常见的地理隔绝导致迅速成种的现象成为间断平衡论的主要依据。只要是处在关键性个体发育途径上的基因,一个基因的一个突变即足以造成新种。因此,有的遗传学家认为新种是可以在几个生殖世代中形成的。
至于隔离而迅速成种,甚至成属的例子如 2~3万 年前,美国西部的河湖中广泛分布着一种鳉鱼。现在这里只有互相隔绝的残余小湖及泉。在加州死谷区的几个孤立池、泉中分别发现了4个不同种,显然是在这段时间中由原来种形成的。特别是产于某温泉中的一个种——魔鬼泉鳉鱼,其性状演变几乎已经达到可建立新属的程度。换言之,新属可以在2~3万年的短时间形成。
但现代综合进化论持有不同的看法 。例如已知南方古猿(约生活在400万年前)的脑量为400毫升,直立人( 约生活在50万年前)的脑量为900毫升,现代人的脑量为1400毫升。按间断平衡论观点 ,人类起源中脑的发展是由骤变实现的,彼此之间没有中间类型。但现代综合进化论认为,这种现象亦可用渐变论的观点来解释。因为从南方古猿到直立人,脑量平均增大了500毫升,其间经过了350万年 ,以20年为一代计算,共经历了3500000/20 = 175000代,每代的脑量只增加了500/175000 = 0.003 毫升。这是微乎其微的变化,一般是觉察不到的。这就是渐变。这种争论仍在继续中。
http://murdorson.blogdriver.com/murdorson/164970.html
间断平衡论
达尔文进化论是一个伟大的学说,为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之一。它首次勾画出了生命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图式,创立了自然选择理论,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有力地将"特创论"、"神造论"扫进了历史垃圾堆,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它首次勾画出了生命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图式,创立了自然选择理论,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有力地将"特创论"、"神造论"扫进了历史垃圾堆,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科学的基础。
然而,任何伟大学者及其显赫的理论都受到历史的局限,达尔文及其进化论也是这样。诚如恩格斯所指出:"进化论本身还很年轻,所以,毫无疑问,进一步的探讨将会大大修正现在的、包括严格的达尔文主义关于物种进化过程的观念。
达尔文在其划时代的名著《物种起源》中,创立了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科学进化学说 。此学说认为,世界上存在各式各样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因而表现出它们的一致性,即生物共同起源的理论。认为生物个体都在一定的生存环境下发生变异,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则能适应环境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那些不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则适应不了环境,就被淘汰,即"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理论。主张生物个体在长时间的演化中,经过自然选择,其微小的变异积累为显著的变异,于是形成新的物种或新的亚种,即渐进的理论。并一再宣称"自然界没有飞跃"。
早就有人指出,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各种大类的生物各有其不同的基本结构,各大类之间极少有中间型。那么这些间断的种类之间的环节到底在那里呢?忠心支持达尔文的赫胥黎也为缺乏连接的中间型而烦恼。他多次私下警告达尔文,如果要让他的理论符合证据,他必须容许大步伐、跃进式的进化。达尔文自己也问过同样的问题:如果一种生物演化成另一种的过程是借着难以了解的微小的步伐,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到处找到大量的中间型呢?为什么我们在自然界找
到的生物都是种类分明,而不是相似难分的呢?他用灭种的理论来解释。灭种是“适者生存”推理的另外一面,当经过改进的新种出现的时候,它的父母可以说是已经不够适应了。这样,“如果我们看每一种生物都是从另一种不知名的生物传下来的话,那么它的父母及其他过渡期的中间型应该被这新的、更完美的新种消灭了。制造新种的过程就同时消灭了旧种。”达尔文用这个因过时不适而灭种的理论来解释为什么他的进化论好像与事实不符,因为研究现今的生物界,我们观察到的物种(和各大类)都是分立和稳定的,而且各类中间只有极少数的中间型。他说各类分立的生物之间原本是有中间型的,只因不再适应环境所以消失了。但是,这些必须有的中间型不但从现今的生物界消失了,而且在化石中也找不到的话又怎样说呢?
达尔文自己承认,根据他的理论推断,“在现存的生物种及已经绝种的生物种之间必须有极大数目的过渡环节和中间型。”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地质学家应该可以不断发现中间环节的化石证据了。可惜事实却恰恰相反。地质学家所发现的新种或一组的新种都是突然出现,而不是经过一系列的演化而形成。达尔文承认化石的证据是“最明显、反对我的进化论的理由”。这就是“所有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和伟大的地质学家……都一致主张物种是绝对不变”的理由。
事实上,30多亿年的生命演化史上爆发性发展的现象屡见不鲜,自然界和生物界的飞跃也是一个接一个。例如,被美国《纽约时报》列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的我国云南的澄江动物群既是世界上目前所发现的最为古老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带壳后生动物群,亦是世界上公认的爆发性跃进的进化动物群典型。类似澄江动物群代表的"寒武大爆发"那样的跃进的进化现象,在生命演化史上至少还有" 埃迪亚卡拉大爆发"、"三叠大爆发"、"早第三纪大爆发"等。
鉴于大量事实,美国科学家埃尔德蕾奇和古尔德于1972年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生物进化理论——"间断平衡论"。达尔文进化论和综合进化论都强调演化是一个渐变过程。他们认为,生物的进化不像达尔文所强调的那种连续渐进的进化过程、线性进化模式和缓慢变异积累的新种形成作用,而是渐进与跃进交替的进化过程、间断平衡的进化模式,以及基因突变或地理隔离的成种作用。该理论较合理地解释了生命演化史上的很多记录,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指出了生物界的
进化不但有渐进,而且有跃进。达尔文的"自然界无飞跃"观点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错误的。
间断平衡论则认为大多数的新种是在地质上可以忽略不计的短时间内出现的,这种迅变过程叫做成种作用;物种形成后在选择作用下发生十分缓慢的变异,这个缓慢变异的过程叫做种系渐变。他们认为整个演化过程是渐变与骤变的交替即新种在短期内迅速形成,又在长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间断平衡论的主要依据是某些被认为是由于基因突变和环境激变而导致迅速成种的古生物学事实。因为在许多情况下并不存在中间类型的事实,该理论可以解释化石中缺少中
间环节的现象。间断平衡论在1980年于芝加哥召开的国际进化生物学专题讨论会上得到不少人的支持,所以也引起了科学界的重视和研究。
在古生物学理论中,间断平衡论是针对传统的渐变论而提出的,它在基本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上都与传统的渐变论有明显区别。首先,间断平衡论是建立在突变与渐变辩证统一的基础上的。它认为生物演化有两种过程,大多数物种的形成是在地质上可忽视不计的短时间内完成,即成种作用(speciation)过程。物种形成以后经历一个长时期的相对稳定阶段,在选择作用下发生十分缓慢变异,即种系渐变(phyletic evolution)过程。成种作用是产生种
及种以上分类单元迅速变异的宏进化(macroevolution),种系渐变是产生种内变异的微演化(microevolution),虽然微演化有时也可以产生渐变种。第二,间断平衡论认为突变成种作用是演化的主要力量,种系渐变虽然亦可以产生新种,但其产生的变异量(或演化量)很小。第三,对于成种作用过程,间断平衡论强调突变是成种的原动力,但突变成种方式最初是随机的;地理隔离是产生成种作用的必要因素。不过它也提出,新种的最终形成亦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间断平衡论的产生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建立在大量基础资料的积累和重新认识、有关自然科学和理论的深入发展和新兴成果的基础上的,包括20世纪50年代后地质学、古生物学及自然科学中突变论在自然科学发展中地位逐步被客观认识;基础遗传科学中基因突变学说和中性突变--随机漂变假说的认识和研究成果;以及生物学和古生物学中积累的大量地理隔离突变种的材料。
间断平衡论的产生,使许多重要的自然现象和一些长期不能得到合理解答的问题得到比较完满的解释:①“化石记录不完备性”的重新审视。间断平衡论认为,虽然化石记录的不完备性使我们不能够了解各类演化的细节,但已有的资料已足以反应演化的总貌及其规律。无须将大量演替类别间少见的中间过渡类型归咎于化石记录的不完备性,因为种及种以上的单位是突变产生的,中间环节不一定存在,或者它们很稀少而难以被发现。②“适应辐射”是地质上各时代开始时生物门类演化发展的普遍现象,如白垩纪末的古兽类辐射出早第三纪有胎盘类哺乳动物20余目;寒武纪初的生物大爆炸现象等用传统渐变论的种系成种速度无论如何都难以解释。而这种短期内大量分支成种却正是间断平衡论的观点。③间断平衡论强调分支成种作用,解释了实际工作中普遍发现的,在一个连续剖面上很难看到化石由下而上渐变过渡的现象。④传统渐变论对“活化石”如海豆芽(Lingula),鲎(Limulus)等的解释是由于它们适应的环境长期未变。而间断平衡论则认为它们能长期保持不变是因为没有隔离,它们是广相产物。
但是,间断平衡论引起了热烈的争论。由此引出的问题是:如果隐态是真的,如何说明它?只要有进化上的变化就必然有物种形成。这有证据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为什么?大进化真的与小进化脱节吗?
埃尔德蕾奇和古尔德及Mayr(1963)认为,内部达到平衡的基因库抵制遗传变化而小群体使之失隐的效应则促进由一个适应峰转向另一个适应峰。这种观点遭到群体遗传学家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建立者效应在使群体转向新适应峰上通常是无效的,基因流动不足以抵消有力的选择作用。种内大量地理变异证实进化可无物种形成而进行。而物种形成尽管不是新性状进化必需的,但可使新性状得以保留。
在对化石记录有不同的解释。首先争论的是:某些化石记录显示的渐变还是不连续的隐态。那就是两者之间的区别不是很明确的。更常有的是化石顺序在形态上看是一种隐态转变为另一种隐态,这即可能形成新种,也可能只是单一谱系内的渐进进化而没有新种发生。因?鳷urner说:“群体遗传学料定自然选择引起的进化是间断的!”
由化石记录提出来的最大问题是隐态。就算许多性状轻度的迅速变动不真是隐态,鉴于环境不稳定,仍出人意料。不仅化石而且现存类型也能提供证据。从群体遗传学观点来看,对隐态最好的解释应是稳定化选择作用。
在分子进化领域里,中性突变基因的随机固定造成了分子水平上物种间和物种内的变异。日本遗传学家木村资生 (Moto Kimura,1983)提出了中性进化学说,即物种间和同一物种内个体间在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差异是遗?nbsp;(genetic drift) 所引起的突变的随机固定的结果,或每个生物个体生存的“运气”不同的结果。演化究竟是完全随机的还是遵循“自然选择”的规律不仅是分子生物学家,也是古生物学家目前关注的问题之一。
20世纪40年代,美国遗传学家R.B.戈德施米提出了"大进化"观念。戈氏认为达尔文主张的通过自然选择积累的微小变异,只能在物种范围内进行,即为"小进化";而对生命演化史而言,有决定性意义的不是"小进化",而是"大进化"。他认为"大进化"是通过系统的突变而产生新种、新属,甚至新科。以后的学者多把研究种以下的进化称为"小进化",把 研究种以上层次的进化称为"大进化"。"大进化"的模式告诉我们,生物进化不但有达尔文的线性进化换式,还有
多种相关线系构成的谱系进化,以及非线性进化。即生物不仅有直线性进化,而且有分枝性进化,增加生物种类的歧异度,结果形成新属、新科、新目等;不单有前进性进化,而且有非前进性甚至倒退性演化,包括既非前进性、亦非倒退性的停滞性演化,不仅有达尔文强调的渐变、匀速的进化模式,还有间断的进化模式,认为进化是由快速的跳跃性进化与长期的非匀速的渐进性进化交替构成;不但有辐射性进化,还有超同性进化、平行性进化等等。而且,对生物进化而言,不但有达尔文所看到的种的进化,还有达尔文当时没有认识到的种群进化、群落进化、生态系进化等
这种观点比之间断平衡论有更全面。
间断平衡论的产生是针对传统的渐变论的,是作为生物演变的基本理论。因此它的提出立即在自然科学界产生重大反馈。虽然大量事实使得绝大多数学者不同程度地接受了间断平衡论,但间断平衡论仍面临着渐变论和神学特创论的严峻挑战,还需要在突变与渐变辩证统一的演化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发展,需要寻求更多有说服力的实际材料,以确立其在自然科学中作为基础理论的地位。
【生命科学基础教程】
http://jpkc.sysu.edu.cn/2006/xdsmkx/netcourse/ch4/1-1.htm
。。。。。
五、分子进化的中性理论
随着在1953年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分子生物学发展得非常迅速,同时也产生了很多与进化有关的研究分支。遗传密码普适性的发现进一步支持共同祖先学说,而生物大分子在种间的差异可显示出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揭示则促进了分子进化和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在分子水平上,与进化有关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自然选择对生物大分子能否起作用?或者说,分子变异是否会造成有害或有利的结果,可供自然选择进行筛选?事实上,确实是有由于生物大分子的变异而威胁到生物的生存的例子,如人类的血红蛋白分子的变异往往就是各种各样血液病的原因。然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也发现,既非有害、又非有利的分子变异普遍存在,蛋白质和DNA都可有很多不影响其本身功能的“多态性”,如同工酶和同义替换等。在生物的基因组中,内含子和非编码的重复序列也普遍存在。它们一度被称为“自私的DNA”、“无用的DNA”。那么,自然选择对它们能否起作用呢?
因此,分子水平上生物进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体现在蛋白质或核酸的很多变异都是无害的,同时也没有什么优越性,变异对有关生物大分子的功能无甚影响,因而对有关生物的生存与繁殖也无甚影响。基于这种认识以及对蛋白质的氨基酸替换和核酸分子的核苷酸替换的研究,并通过一些有关的计算,日本科学家木村资生(Motoo Kimura,1924~1994)于1968年正式提出了“分子进化的中性理论”(更为确切地,应称为中性突变与随机漂移理论,neutral mutation and random genetic drift)。中性理论是对自然选择学说的一个挑战,因此在学术界引起了很激烈的争论。然而,中性理论确实得到很多事实,特别是分子生物学上的一些新发现的支持,该理论也在争论中不断发展。
中性理论的核心可归纳为以下几点:① 大部分对种群的遗传结构与进化有贡献的分子突变在自然选择的意义上都是中性或近中性的(neutral or nearly neutral),因而自然选择对这些突变并不起作用。② 中性突变产生后是通过随机漂移,或被固定在种群中,或消失。③ 并不是所有分子突变都是中性的;实际上,大部分突变是有害的,但它们会很快被淘汰掉,因而对种群的遗传结构及进化没有什么意义。④ 正突变很少,它们对种群的遗传结构也无甚贡献。⑤ 自然选择只对有害突变和正突变起作用,而不能影响对种群的遗传结构起重要作用的中性或近中性突变,即中性或近中性突变的命运只能由随机因素决定。
分子水平上的进化现象对中性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例如,同义替换出现的频率比非同义替换高得多;非基因(非编码)的DNA上,包括基因间隔、内含子、重复序列、假基因等,有较多的变异;此外,分子进化的速率相对恒定,即显然不受自然选择的制约。
分子水平上的中性进化与表型(宏观)进化有何关系呢?实际上,很多生物性状都是由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一个基因对表型的作用往往是很小的,因此其变异所造成的后果也很小,可以看做是近中性突变,仍受随机漂移的作用。这样,即使表型进化是受自然选择的作用,在分子水平上仍是与中性突变和随机漂移有关的进化。另外,中性突变也有潜在的受自然选择作用的属性,即中性的变异可成为适应性进化的原材料。
总之,中性理论揭示了分子进化中的一些规律,是分子进化的重要理论之一。
六、间断平衡论
间断平衡论(punctuated equilibria)是从古生物学研究中提出的一个学说。从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可以看出,同一物种的化石生物在它们存在的地质时期内都没有什么变化,而在地层中却可以看到新物种突然地出现。对此,美国古生物学家艾尔德里奇(Niles Eldredge)与生物学家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在1972年提出了间断平衡学说,认为生物进化是一种间断式的平衡,即短时间的进化跳跃与长时间的进化停滞交替发生。间断平衡论是与线系渐变论(phyletic gradualism)相对立的(图4-5)。
图4-5 间断平衡论(A)与线系渐变论(B)
间断平衡论的要点可概括为:① 新种只能通过线系分支产生,“时间种”(通过线系进化产生的表型上可区分的分类单位)是不存在的。② 新种只能以跳跃的方式快速形成(量子式物种形成);新种一旦形成就处于保守或进化停滞状态,直到下一次物种形成事件发生之前,表型上都不会有明显变化。③ 进化是跳跃与停滞相间,不存在匀速、平滑、渐变的进化。④ 适应性进化只能发生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因为物种在其长期的稳定(进化停滞)时期是基本上不发生表型的进化改变的。
间断平衡学说指出一切物种在物种形成过程结束后便处于进化停滞阶段,否定了进化速度的一致性,强调物种形成在进化中的重要意义。当然,对于“物种形成需要多长的时间?”“物种形成的具体过程如何?”等问题,间断平衡论没有也不能给予清晰肯定的回答。
七、进化理论的发展展望
目前,进化生物学中的新理论、新学说层出不穷,同时也存在着各种观点之间的激烈争论。综合起来,争论的焦点主要在3个方面。第一,进化的动力及自然选择的作用;第二,进化的方向性及其性质;第三,进化的模式、过程及机制。
达尔文主义阵营的进化论者注重现代生物的微小变异和种群的多态性,认为自然选择对维持生物种群中的多态性是必需的,并起着一种创新性作用,即可以选择性地保留生物的某些变异。自然选择的作用使生物以连续渐变的方式进化,即它既决定了物种内的连续性,又是导致新种形成的重要原因。同时,他们认为即使在生物进化的某些过程有方向性,也只是生物不断增加对环境适应性的一种趋势。
对达尔文主义的核心思想提出质疑的非达尔文主义进化论者则注重现代生物种类之间的不连续性,同时也比达尔文主义更注重生命起源以及早期生物进化的问题。他们认为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只是起着一些较为次要的作用,且由于中性突变的存在,生物种群的多态性也不必由自然选择来维持。非达尔文主义进化论者还认为,生物进化是受自然界的一些基本规律,包括物理和化学规律的控制,因而是有其内在规律和方向性的。进化过程中,生物与环境是保持着一种平衡状态,而不是越来越适应环境。至于物种之间的不连续性,是由物种形成的机制决定的,而物种形成等大跨度的进化是一种不连续的、跳跃式的过程。
达尔文主义与非达尔文主义的理论都有各自的事实依据,可以说是描述了生物进化这一自然现象的不同方面,因此分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有可能在更高的理论层次上得到统一。
要把各种进化学说统一起来,关键是要解决种群多态性与种间不连续性的根源、生物复杂性的由来、微小和连续的变异对大跨度生物进化的作用、跳跃式的大突变以及突发性的进化机制是否存在等问题。有研究表明,生物多态性是有物理基础的,生物系统所具有的多态性是系统本身的一个内在性质。种间不连续性很可能是由于不同物种的基因组在组成与结构上存在着不连续性。对于生物复杂性的由来,则应把生物进化与宇宙的进化联系起来。把生物进化与各个等级的物质演化联系起来比较,就会发现发展性的进化是一种普遍的规律,因而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应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至于种内进化产生的多态性模式或某些微小变异在多大程度上对新物种的形成有贡献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如果基因组可从一种结构状态跳跃式地转变为另一种相当不同的结构状态,那么物种形成等大跨度的生物进化就有可能是跳跃式和突发式的。从目前对基因组进化的研究来看,基因组大突变式的进化是有可能存在的,不过,参与这些过程的有关基因和基因组的状态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上述认识有助于消除达尔文主义与非达尔文主义的分歧,并有助于进化理论发展到更高的层次。
。。。。。
Tuesday, October 14, 2008
中国在边境布下"稳胜"大局、印度为此大为紧张(ZT)
印度国家原子能委员会高级官员透露,印度发展核潜艇旨在遏阻中国海军试图进入印度洋的野心之后,印度空军也表示,将于2008至2009年在东北地区部署最精锐的苏-30MKI型战机,以抗衡中国在西藏及西南地区日增的军事威胁。印度销路最广的《印度时报》28日引述空军未具名官员的话说,印度首先将部署两中队,约三十六架苏凯战机在东北部阿萨姆省北边的提斯普尔空军基地。该基地紧邻中国边境,戒备森严,主要对抗中国设在西藏的三个空军机场。印度空军官员表示,原先部署在提斯普尔的老旧米格-21型战机,已从本月开始逐步撤出,在此同时,提斯普尔机场跑道也开始进行整修、延长和升级工程,以迎接即将从俄罗斯取得的最新型苏-30型多功能战机。报导引述官员的话说,苏-30型战机巡航距离达3200百公里,携带约八吨武器,从提斯普尔基地起飞,能深入中国境内打击目标,如果再配合印度伊尔-78型(IL-78)空中加油机,苏-30战机的攻击纵深距离可达八千公里。官员又表示,苏-30战机加上可装载核子弹头、射程超过3500公里的“火神三型(Agni-III)”导弹,在抗衡中国威胁方面,将是一种有效的吓阻力量。除了提斯普尔基地之外,印度空军也已经在东北地区其它基地进行整建工程,包括加强空军防卫指挥中心和空中联合防卫中心等设施。印度与俄罗斯在2000年签署一项价值约三十亿美元的军购合约。根据这份合同,印度在向俄罗斯直接购买四十多架苏-30MKI型战机之外,也获得授权在今后十年内由俄罗斯协助,组装一百四十多架同型战机,总数一百九十架。这是印、俄两国间历来签署的最大一笔军售合约。
据报道,中国目前在西藏地区兴建了至少四座空军基地,在西南其它地区也兴建了三座基地,对印度构成国防威胁。不过,印度空军官员指出,由于中国在这些地区的基地都位于海拔平均三千米高度,中国战机能够携带的武器重量受到限制。
另外汉和称,近年来,中国空军苏式战斗机甚至经常飞越西藏地区实施高原作战训练。兰州军区的歼—11今后可能也是肩负在西藏地区对成都军区空军提供支援的角色。同时美军在阿富汗的动向也是兰州军区歼—11关注的主要目标。就此意义而言,美军围堵中国与中国的反围堵正在西部展开。鉴于歼—11所拥有的 1500 公里作战半径,汉和表示,战时一旦歼—11前置西藏地区,印度首都新德里将会处于歼—11的作战半径内。而印度次大陆北纬 18度至30度之内的大部分印度领土也处于歼—11的打击范围之内。
印度部署新战机抗衡中国藏区威胁,是不是一种有效的吓阻力量?只要看看下面就知道了。印度与中国对抗中的地缘劣势:这是由中印边界的现状决定的。
当年印度在中印边界战争中惨败后,虽然中国撤回了传统习惯线,让印度在领土方面占了个大便宜,但具有战略意义的制高点全部在中国军队占领之下,这些海拔均高达五千米以上的制高点,令印军高山仰止,无可奈何。山地地形复杂,地貌多变,后勤补给困难,山地作战一般比普通的战斗所需时间多至少一倍,向来是兵家难题,只有最果敢的将领,最具进攻精神的部队,而且要有经过高强度的训练的精兵才能在山地战中占上风,而高原作战更是难上加难,各种困难成倍于普通的山地作战。
从战术的角度看,中印边界线上尤其是东线,简直是魔鬼才能创造出来的战场。1999年几十个巴基斯坦游击队员占领了印巴之间有争议的锡亚琴冰川上的一座近六千米高的山头,印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什么幻影2000,苏27战机,FH77榴弹炮诸般先进武器都用上了,在后勤保障占优势的情况下付出极其惨重的伤亡才拿下山头。可以想见在战场环境更加恶劣的中印边界线上,面对寸土必争且又以顽强著称的中国军队,实力对比并不太占优地印军又能有多大作为。
这只是战术上的劣势,如果有果敢的指挥员,有优秀的部队,有充分的后勤保障,高山并不是不能够克服的障碍。但有一个劣势印度永远也无法弥补,那就是中国西藏与印度核心地区之间的距离,打开随便一张地图,用一支普通的尺子量取中印边界线到新德里的距离,是约四百公里,而到北京的距离,是四千公里,约在十倍左右。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印度在与中国的冲突中,它的导弹武器打到中国的腹心地区,是中国的同类武器打到印度腹心地区的距离的十倍,中国只要在西藏部署一枚射程仅四百公里的战术导弹,印度要想抗衡,就必须部署一枚射程达四千公里以上的导弹,这已经是价格高昂的战略级武器了。
中国的战术武器对印度来说就是战略武器,仅此一项不平衡的对比,就可以轻易抵消印度在导弹武器项目上的十年艰辛。所以印度对中国在西藏部署的几百枚战术导弹一直如刺在喉,愤愤不已。而号称强大的印度空军要想空袭中国的战略目标,除非空中加油或者是使用战略轰炸机,更何况中国还有着世界级的防空网,印度空军的战机很难突破。而中国空军要想打击印度目标,战机在西藏起飞后一个俯冲就能到达新德里上空!
中国设在西藏的空颜喀拉巨型雷达站,可以俯瞰纵深并不深远的印度全境,与其说是地面雷达,不如说是不上天的超级预警飞机,印度一切举动皆在中方掌握之中,未战即已完全失去了主动权。也就是说,西藏于印度,尤如如来佛祖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的六字真言,中国在西藏的远程威慑力量尤如一根铁链,牢牢地锁住了南亚猛虎的咽喉,使其不敢有任何异动。
对印度来说,中国占据了西藏,就占据了兵家必争的制高点,等于是紧紧扼住了南亚猛虎的咽喉。虽然印度在中印边界部署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军事力量,将最精锐的机械化部队和十个山地步兵师中的九个部署在这一地区,与中国对阵,号称占据了“绝对军事优势”,而且在目前的军力对比下,它的确有能力在边境线上占上风,甚至将中国边防军队赶走。但这种军事优势是纸糊的优势,印军即使凭借部队的数质量优势在战事初起时占些便宜,但中国的边防军只要能坚持一个半月,世界第一的中国陆军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开上高原,印度的所谓军事优势将化为泡影,而谁都不会怀疑中国军队有能力在国境线上坚守一个半月。
更危险的是,如果印军攻得太急,中国军队部署在西藏的战术导弹和战术空军情急之下,有能力将印度的中心城市打成一片火海,这对印度来说就是灭顶之灾了。印度在中印边境部署了大军,却尤如一群披坚执锐的武士,看似威风,却暴露于坚城之下,无遮无拦,想攻,城上箭如雨下,攻不上去,想守守不踏实,随时都有可能被从城上射下的箭雨射成刺猬。以中印边界线的战场环境,根本展不开印度面向中国的大军,它部署在中印边界上的大军实际上功能只有一个,那就是紧紧守住侵占的中国领土,防止中国军队从西藏冲下来“收复失地”。
中印边界的态势,在军事上可以画出这样一幅漫画,一边是披坚执锐的印度骑士威风凛凛的立在印度无遮无拦的大平原上,一边却是手执现代化狙击步枪的中国枪手稳稳的藏身于青藏高原的重重遮蔽中,胜负就是毫无军事常识的人也可想而知。也正因为感受到中国的不平等威慑,印度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展了核武器,以弥补对中国的先天性的劣势,但抗衡了中国的同时,又带来了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巴基斯坦应声而起也发展了核武器,使印度的周边安全环境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倒事与愿违的更加恶劣了。
对中国来说,只要西藏还是中国的领土,就等于站在了亚洲乃至世界的巅峰。西藏在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中的地位,是性命攸关的制高点,如果没有西藏,就没有稳定的大西南,西北也将糜烂,中国就不可能有稳定的大后方,就根本不会有当年的大三线工程,也谈不上现在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将比现在糟糕十倍。当年***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经略西藏,给后世中国人带来的益处怎么评价也不为过。
同时西藏还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尤其是水资源,在设想中的南水北调工程中,最重要一段就是将雅鲁藏布江引流到长江源头,这不可避免会使印度感到愤怒,但作为优势一方,中国很可能对印度的抗议置之不理。自古弱国无外交,作为边界战争中的失败者和力量的劣势一方,印度对中国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使得中国可以毫不顾忌印度的鼓噪,专心经营西藏:在陆地上、中国远比在海洋上强硬。
据报道,中国目前在西藏地区兴建了至少四座空军基地,在西南其它地区也兴建了三座基地,对印度构成国防威胁。不过,印度空军官员指出,由于中国在这些地区的基地都位于海拔平均三千米高度,中国战机能够携带的武器重量受到限制。
另外汉和称,近年来,中国空军苏式战斗机甚至经常飞越西藏地区实施高原作战训练。兰州军区的歼—11今后可能也是肩负在西藏地区对成都军区空军提供支援的角色。同时美军在阿富汗的动向也是兰州军区歼—11关注的主要目标。就此意义而言,美军围堵中国与中国的反围堵正在西部展开。鉴于歼—11所拥有的 1500 公里作战半径,汉和表示,战时一旦歼—11前置西藏地区,印度首都新德里将会处于歼—11的作战半径内。而印度次大陆北纬 18度至30度之内的大部分印度领土也处于歼—11的打击范围之内。
印度部署新战机抗衡中国藏区威胁,是不是一种有效的吓阻力量?只要看看下面就知道了。印度与中国对抗中的地缘劣势:这是由中印边界的现状决定的。
当年印度在中印边界战争中惨败后,虽然中国撤回了传统习惯线,让印度在领土方面占了个大便宜,但具有战略意义的制高点全部在中国军队占领之下,这些海拔均高达五千米以上的制高点,令印军高山仰止,无可奈何。山地地形复杂,地貌多变,后勤补给困难,山地作战一般比普通的战斗所需时间多至少一倍,向来是兵家难题,只有最果敢的将领,最具进攻精神的部队,而且要有经过高强度的训练的精兵才能在山地战中占上风,而高原作战更是难上加难,各种困难成倍于普通的山地作战。
从战术的角度看,中印边界线上尤其是东线,简直是魔鬼才能创造出来的战场。1999年几十个巴基斯坦游击队员占领了印巴之间有争议的锡亚琴冰川上的一座近六千米高的山头,印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什么幻影2000,苏27战机,FH77榴弹炮诸般先进武器都用上了,在后勤保障占优势的情况下付出极其惨重的伤亡才拿下山头。可以想见在战场环境更加恶劣的中印边界线上,面对寸土必争且又以顽强著称的中国军队,实力对比并不太占优地印军又能有多大作为。
这只是战术上的劣势,如果有果敢的指挥员,有优秀的部队,有充分的后勤保障,高山并不是不能够克服的障碍。但有一个劣势印度永远也无法弥补,那就是中国西藏与印度核心地区之间的距离,打开随便一张地图,用一支普通的尺子量取中印边界线到新德里的距离,是约四百公里,而到北京的距离,是四千公里,约在十倍左右。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印度在与中国的冲突中,它的导弹武器打到中国的腹心地区,是中国的同类武器打到印度腹心地区的距离的十倍,中国只要在西藏部署一枚射程仅四百公里的战术导弹,印度要想抗衡,就必须部署一枚射程达四千公里以上的导弹,这已经是价格高昂的战略级武器了。
中国的战术武器对印度来说就是战略武器,仅此一项不平衡的对比,就可以轻易抵消印度在导弹武器项目上的十年艰辛。所以印度对中国在西藏部署的几百枚战术导弹一直如刺在喉,愤愤不已。而号称强大的印度空军要想空袭中国的战略目标,除非空中加油或者是使用战略轰炸机,更何况中国还有着世界级的防空网,印度空军的战机很难突破。而中国空军要想打击印度目标,战机在西藏起飞后一个俯冲就能到达新德里上空!
中国设在西藏的空颜喀拉巨型雷达站,可以俯瞰纵深并不深远的印度全境,与其说是地面雷达,不如说是不上天的超级预警飞机,印度一切举动皆在中方掌握之中,未战即已完全失去了主动权。也就是说,西藏于印度,尤如如来佛祖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的六字真言,中国在西藏的远程威慑力量尤如一根铁链,牢牢地锁住了南亚猛虎的咽喉,使其不敢有任何异动。
对印度来说,中国占据了西藏,就占据了兵家必争的制高点,等于是紧紧扼住了南亚猛虎的咽喉。虽然印度在中印边界部署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军事力量,将最精锐的机械化部队和十个山地步兵师中的九个部署在这一地区,与中国对阵,号称占据了“绝对军事优势”,而且在目前的军力对比下,它的确有能力在边境线上占上风,甚至将中国边防军队赶走。但这种军事优势是纸糊的优势,印军即使凭借部队的数质量优势在战事初起时占些便宜,但中国的边防军只要能坚持一个半月,世界第一的中国陆军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开上高原,印度的所谓军事优势将化为泡影,而谁都不会怀疑中国军队有能力在国境线上坚守一个半月。
更危险的是,如果印军攻得太急,中国军队部署在西藏的战术导弹和战术空军情急之下,有能力将印度的中心城市打成一片火海,这对印度来说就是灭顶之灾了。印度在中印边境部署了大军,却尤如一群披坚执锐的武士,看似威风,却暴露于坚城之下,无遮无拦,想攻,城上箭如雨下,攻不上去,想守守不踏实,随时都有可能被从城上射下的箭雨射成刺猬。以中印边界线的战场环境,根本展不开印度面向中国的大军,它部署在中印边界上的大军实际上功能只有一个,那就是紧紧守住侵占的中国领土,防止中国军队从西藏冲下来“收复失地”。
中印边界的态势,在军事上可以画出这样一幅漫画,一边是披坚执锐的印度骑士威风凛凛的立在印度无遮无拦的大平原上,一边却是手执现代化狙击步枪的中国枪手稳稳的藏身于青藏高原的重重遮蔽中,胜负就是毫无军事常识的人也可想而知。也正因为感受到中国的不平等威慑,印度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展了核武器,以弥补对中国的先天性的劣势,但抗衡了中国的同时,又带来了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巴基斯坦应声而起也发展了核武器,使印度的周边安全环境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倒事与愿违的更加恶劣了。
对中国来说,只要西藏还是中国的领土,就等于站在了亚洲乃至世界的巅峰。西藏在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中的地位,是性命攸关的制高点,如果没有西藏,就没有稳定的大西南,西北也将糜烂,中国就不可能有稳定的大后方,就根本不会有当年的大三线工程,也谈不上现在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将比现在糟糕十倍。当年***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经略西藏,给后世中国人带来的益处怎么评价也不为过。
同时西藏还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尤其是水资源,在设想中的南水北调工程中,最重要一段就是将雅鲁藏布江引流到长江源头,这不可避免会使印度感到愤怒,但作为优势一方,中国很可能对印度的抗议置之不理。自古弱国无外交,作为边界战争中的失败者和力量的劣势一方,印度对中国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使得中国可以毫不顾忌印度的鼓噪,专心经营西藏:在陆地上、中国远比在海洋上强硬。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