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2, 2008

iphone SDK and appstore(ZT)

BlogPress 是怎么被 App Store 接纳的
(冯华君)
http://apple4.us/2008/09/blogpress-and-appstore-20freecopies.html

冯华君为 iPhone 开发的博客撰写 / 编辑软件 BlogPress(iTunes 链接)昨天在 App Store 上线了。BlogPress 是一款售价九美元(约六十人民币)的商业软件,但为推广考虑,冯先生慷慨决定赠送二十份拷贝给 Apple4us 的读者。由于冯华君是中国大陆较早得以通过苹果繁琐的审核程序、在 App Store 售卖商业软件的开发者,我们请他写了下文,为有兴趣做同样事情的朋友提供一点有用的信息。自从 Podcaster 被苹果拒收事件引爆博客圈(例一、二、三、四)以来,App Store 的审核机制和规则成了整个苹果 / iPhone 生态圈的热点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第一手经验,欢迎在评论中和我们分享。——编者

大家好,我是 FIT / WeFIT 的作者冯华君。BlogPress 昨天上线开始发售,程序员的兴奋感又开始回到我身上,所以很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先讲重点:我希望通过 Apple4us 这个平台赠送二十套 BlogPress 测试版给各位朋友(说是测试版,其实和正式版没区别),请有兴趣的读者把你的 iPhone / iPod touch 的设备号(Identifier)、电邮地址和博客地址发邮件到 fenghuajun at gmail.com。获得设备号的方法:打开 iTunes,连上 iPhone,切换到 iPhone 介面,点击「序列号」(Serial Number)几个字,就会出现非常长的一个「设备号」。免费赠送二十套,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下面是一些关于 BlogPress 开发和 App Store 的无趣唠叨。

自从知道苹果要弄 App Store 以后我就一直在想做个什么东西卖卖试试,输入法 WeFIT 显然是不行的:一来使用了后台进程,二來使用了非公开的 API,这些都是苹果开发协议中明文禁止的。我之前在 Java 平台做过一个类似的用手机写博客的东西,同时自己又是一个博客爱好者,于是就想到了做 BlogPress。

因为一开始就打算卖钱,这次开发我做得非常认真仔细。整个开发过程很早就开始了,甚至连为别人开发的程序(iXpenseIt)都上线了,BlogPress 还没完成,直到在今年 WWDC 看到 TypePad 上台的时候吓了一跳:也是博客写作工具,还是免费的。后来研究了一下,发现 TypePad 和我要做的东西并不完全一样,因此还是继续把 BlogPress 坚持了下来。一个月前,BlogPress 终于宣告完成,我非常兴奋地提交给苹果,满以为一周之后就能在 App Store 开卖。结果则是被 App Store 来回拒收了三次,激情耗尽之后,直到昨天才正式收到上线的通知。还好,这两天收到的反馈,又重新让我兴奋起来。

介绍一下 BlogPress 特别的地方:

一、图文混排的编辑器。我在这个编辑器上下了很大的功夫,iPhone SDK 的文本框是不允许图文混排的,这点也是 TypePad,WordPress 等几个程序不具备的,他们的图片只能作为附件上传,不能插入到文本里面。

二、支持众多主流的博客供应商:Blogger, Windows Live Spaces, WordPress, Movable Type 和 TypePad。(国内的博客供应商什么时候才能开放 API?) TypePad 和 WordPress 只支持他们自家的服务,另外一个叫 Blog Writer 的软件支持 Windows Live Spaces 和 WordPress, 但不支持在 Live Spaces 里贴图片。

三、直接上传图片到 Picasa Web Album 或者我们自己的空间服务器。 (这种图片处理方式是 BlogPress 独家,以后可能会扩展到 Flickr。)

四、支持一稿多投——如果你有不止一个博客,可以方便地把同一篇文章发布到所有博客上。这也是 BlogPress 的独家功能。

BlogPress 的定价是九美元(约六十人民币),这是我一个月前参考 Blog Writer 的定价后决定的,没想到 BlogPress 审批通过后这小子就降价了,还好这两天的反馈使我决定坚守这个价格,把软件质量做上去。

我想国内还有很多开发者想了解为 App Store 开发和发布的具体流程,所以这里简单谈谈我自己的经验。首先要申请加入苹果的 iPhone Developer Program,九十九美元一年(约人民币六百八十元),但给了钱还不是马上能加入;我排了大约一个月的队。没有加入这个计划的人只能在电脑上通过 iPhone 模拟器调试程序,不能在真机上调试。众所周知,模拟器不完全等同于真机,模拟器上编译通过、真机编译却有问题的情况经常出现,所以千万别指望不给钱就能为 iPhone 开发软件。

如果你打算发布免费软件的话,购买了 iPhone Developer Program 资格就可以了。如果你要发布收费软件,则还要和苹果签一个合同。这个合同首先要你在网上填写相关资料、银行帐号、还有一个关于税收的选项(不同国家是不同的,看具体国家和美国政府的协议)。基本上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销售额 30% 归苹果,剩下的 70% 归开发者,开发者自行报税,欧洲国家基本都是这种;第二种是 30% 归苹果,10% 归美国政府,60% 归开发者,中国属于这种;第三种是完全和美国政府没协议的国家,30% 归苹果,30% 归美国政府,剩下 40% 归开发者。所以 App Store 吸引了全世界开发者为美国政府打工。

开发者在网上填好这些信息并确认以后就可以发布收费软件了。但还需要把合同打印出来、签名、寄到苹果美国总部。否则的话你发布的软件的收入一律按照第三种情况处理。

这些程序走完之后,你就能在苹果的后台看到每天的销售报表和每个月的财务报表。开发者随时可以调整价格,因此也就可以展开一些定期的优惠活动。

在 App Store 上发布软件需要上传应用程序、图标、五张截图、产品介绍、公司网站地址、产品地址,非常简单清楚。产品评论开发者不能删除。一个巨恶心的问题是,产品有了新评论,苹果不会自动发邮件给开发者,另外,英国 App Store 看不到美国 App Store 的评论,晕……

BlogPress 的发布被拒绝了三次:

第一次,BlogPress 的图片不能发布到 Picasa Web Album,但当时我们自己测试是正常的。后来我采取了权宜之计,索性改成上传到自己的服务器。

第二次,修改已经发布的文章时,显示出来的是 HTML 代码。 其实这是有意为之,因为用户有时可能会有修改 HTML 码的需要。但不管怎么说,苹果认为这是一个 bug,最终我被迫改变了设计(难度还挺大)。

第三次,苹果说照相的时候用横屏模式,出来的效果不对。我试了一下,果然,也不知道苹果怎么搞的。iPhone SDK 调用照相机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可编辑模式,一种是不可编辑模式。前一种模式出来的照片精度较低,但不存在他们说的问题。于是我只好改成可编辑模式了。

非常折腾,但最后总算通过了。其实我认为上面的「bug」都可以在软件发布以后,通过观察用户反馈慢慢发布修正版来解决。但这次经历可以证明 App Store 的工作人员还是相当认真的。我每次提交以后需要用一个星期或者更长时间来等待结果,每次发布更新也需要这个过程。苹果最近这几天才加上开发者自己撤销软件的功能,在此之前,一旦开发者提交了软件就不能撤销,哪怕发现有 bug 或传错了版本,只能等一个星期以后再解决。

总体而言,虽然 App Store 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个平台对开发者来说是相当好的。大家想一下,如果做一个 Win CE 的应用,我还得自己推广,自己制作网站,支付网关,加密软件使用序列号等技术来防止盗版。而且通过我自己的推广还不一定能传递到 Window Mobile 的用户。App Store 为开发者解决一揽子实际的问题,解放了生产力。至于审批的过程,严格点我觉得也是必要的。

App Store 和苹果做所有的事情思路都是一致的: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而非一个免费的环境。大家看网上还有卖 iWeb, Pages, Keynote 模版的公司就知道了,更不要说 iPod 的配件。这一点其实已经说明苹果已经告别了封闭的时代很久了;没有谁比苹果更知道封闭带来的更糟糕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苹果对每一点「开放」善加利用,相比之下,谷歌在「开放」的问题上似乎有点「滥情」了。

[iphone-SDK]
http://events.apple.com.edgesuite.net/rtp20e92/event/index.html?internal=fj2l3s9dm



可能这几天你已经看到过这个将 Nike + iPod 运动套装转移到 iPhone 上来的应用。据说这一应用利用 iPhone 3G 内置的 GPS 定位,配合着Nike + 附件能够对个人跑步记录进行管理。如果 App Store 里真有这样的个人运动管理的应用,估计会很受大家欢迎。

不过有熟悉Nike + 项目的人士向 AppleInsider 表示,这几张在网上流传的应用截图既不是苹果,也不是耐克公司的作品。该截图最先是由一个法国的博客站 iPhon.fr 发布,可能是第三方爱好者的个人概念作品。



据英国 Electricpig 的报道称,苹果正在与索尼联合开发新一代头戴式个人显示器。如果是真的话,或许你可以叫它 iGoggles 。用户使用这款个人显示器不仅能够欣赏存储在 iPods 和 iPhones 上的视频、图片等媒体文件,也能够欣赏存在电脑里的文件。

头戴式个人显示器所基于的“环绕多媒体体验技术”正方兴未艾,这一技术在个人消费电子领域还处在起步阶段,但在军事领域已经有广泛应用。不过,当前“环绕多媒体体验技术”提供的视频清晰度和体验都不够好。

该消息称,苹果与索尼正在联合开发新一代个人显示器 —— 导航视频太阳镜。这一设备在“全视模式”下具有导航操作功能,能够控制媒体播放。同时也可以切换到周围环境模式,像普通太阳镜一样不影响看周围环境。当你需要时欣赏视频等媒体文件时,重新切换到“全视模式”下就可以体验多媒体环绕视频。

个人显示器产品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有非常显著地增长。民用高端个人显示器市场规模预计已经到达11~28亿美元,这也促使一些重量级电子设备制造商进入这一领域。目前个人消费市场最好的个人显示器设备是由 Myvu 制造的头戴式个人显示器(右图),但仍有许多用户对其体验不甚满意。而苹果等公司的加入或许能够让此类设备的用户体验有新的突破,也会加速个人显示器产品在个人消费市场更快地被接受和认可。

目前尚不能确定该消息的真实性。不过苹果之前的确有多项与 3D 视频体验相关的技术专利,或许这种个人显示器能够成为 iPod 、iPhone 、Mac 和 Apple TV 等苹果现有产品的通用显示设备。


[史蒂夫·乔布斯列传]
史蒂夫·乔布斯,将个人电脑变得与电话机一样易用,改变了动画电影的制作方式,将消费者接入数字音乐,并重新创造了手机

乔布斯大学肄业后与人联合创办了苹果公司,他通过将“酷”科技产品推向市场而赢得了热情的支持者。他推出了第一台用户界面友好的个人电脑麦金塔,又凭借 iPod 占领了在线音乐产业,将佩戴白色耳机变成了时尚。2007 年,他借助可浏览 Web 网页的 iPhone,带领苹果进入了手机市场。同时,作为皮克斯(Pixar)动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乔布斯用《玩具总动员》(Toy Story)等影片提升了电脑绘图技术讲述故事的能力。

“若论激励型领袖,乔布斯真正是我所见过最优秀的。”微软公司联席董事长【原文如此】比尔·盖茨在 1999 年被人问及他最崇敬的 CEO 时说道。“他深信产品应有卓绝品质,他也成功地实现了这一点。”

乔布斯因其建立于加州库布提诺的苹果公司而享有科技界神通的美誉,1976 年 4 月 1 日,他与同是大学肄业生的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在乔布斯家中的车库里共同创办了这间公司。时年 21 岁的乔布斯负责销售,沃兹尼亚克则进行开发。

“那时候每当我设计出了了不起的新作品时,他就会说‘我们来把它卖了吧’。”沃兹尼亚克在 2008 年8 月出席英特尔的公司大会时说道。“把东西卖出去的想法永远是他提的。”

时间有限

1977 年,他们的 Apple II 电脑成为了第一款热卖的产品。这台机器加快普及了家用电脑的概念。胡佛公司的数据显示,1980 年苹果上市时,销售额已从 1978 年的 780 万美元增长到 1.17亿美元。25 岁时,乔布斯身家百万。

“ 时刻记住我很快就要死去,这是我所找到的帮助我做出人生重大抉择的最重要工具。”2005 年 6 月,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生典礼上演讲道,在这一年之前他成功做了针对胰腺癌的手术。“你们时间有限,所以不要再浪费时间去过别人的人生。不要被教条束 缚,那是其他人思考的结果。”

史蒂文•保罗•乔布斯(Steven Paul Jobs)于 1955 年 2 月 24 日在旧金山出生,同为研究生的母亲乔安•卡罗尔•席博(Joanne Carole Schieble)和叙利亚裔父亲阿卜杜勒法塔赫•江达利(Abdulfattah Jandali)当时尚未结婚。克拉拉•乔布斯和保罗•乔布斯领养了他,这是一个家境并不宽裕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

对技术的兴趣促使他写了一封信给同城的计算机业先锋、时任惠普公司总裁的威廉•休利特(William Hewlett),请对方提供一些零部件以便他完成学校的手工作业。休利特给这个 12 岁的小孩提供了一份暑期工。

乔 布斯在库布提诺的侯穆斯特高中读 10 年级时,对他当时的女友克丽丝-安•布润南(Chris-Ann Brennan)立誓说他将来会成为百万富翁,此事可见艾伦•多依奇曼(Alan Deutschman)的《乔布斯复出记》(Second Coming of Steve Jobs)一书。

“改变世界”

“史蒂夫梦想着成为那种拥有改变世界能力的公司和产品的伟人。”沃兹尼亚克在 2008 年 8 月说道。“就像莎士比亚和爱因斯坦那样的传世人物——他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乔 布斯将公司命名为“苹果”,是因为他很景仰甲壳虫乐队(亦称披头士,Beattles)名下的苹果唱片公司,此说见于作家吉姆•卡尔顿(Jim Carlton)所著《苹果:密谋、自大和商业失败的内幕故事》(Apple: The Inside Story of Intrigue, Egomania and Business Blunder)【新华出版社 1999 年曾引进此书,中译本名《苹果公司兴衰内幕》】。甲壳虫乐队在其出版于 1960 年代的唱片上开始使用一个绿色的澳洲青苹果的形象。苹果公司的标识也是这种苹果,只是被咬了一口。

这一选择导致两家公司在苹果的 iTunes 音乐商店能否使用该标识一事上产生了法律纠纷。双方于 2007 年 2 月达成和解。苹果唱片公司的所有权归甲壳虫乐队成员保罗•麦卡特尼、林戈•斯塔尔、约翰•列侬的遗孀小野洋子、以及乔治•哈里森家族所有。

Apple II 电脑的成功后被麦金塔超越。麦金塔是第一台取得商业成功的图形用户界面个人电脑,它引入了图标和鼠标,让用户可通过点击(point-and-click)来进行操作,这种使用程序新方式后来被微软采用,放入了与麦金塔竞争的 Windows 软件中。

麦金塔

苹 果于 1984 年 1 月推出麦金塔,其电视广告在超级碗上首播。这支 60 秒长的广告片由里德利•斯科特执导,场景设置于乔治•奥威尔小说《1984》中描绘的惨淡的未来世界,展示了一个老大哥式人物的残暴统治将被苹果的新电脑 颠覆,人们普遍认为此形象暗指苹果的竞争对手 IBM。

《电视指南》(TV Guide)杂志于 1999 年将此广告评为“史上50部最伟大广告片”中的第一名。

以高领套头衫加蓝色仔裤为标志形象的乔布斯,重点强调了该电脑的硬件和软件中所呈现的美学品味。麦金塔成为了图形设计师和学生的时尚符号,这是他早期最大的两个用户群体。

将电脑主机和显示器合为一体的 iMac 于 1998 年 5 月面世,使公司的销售额得以重振,此后一直是苹果最大的收入来源。

麦金塔全线产品贡献了公司 2007 年营业收入的 43%。iPod 系列产品占了 35%。在推出 iPhone 时,乔布斯展示了一个三脚吧凳的形象,说苹果的未来有赖于三个产品线的成功:麦金塔、iPod 和 iPhone。

传记作者多依奇曼写道,为了创造出他所称的“疯狂得伟大”的产品,乔布斯赢得了喜怒无常的名声,他时常对员工大声吼叫、辱骂,说他们愚蠢。

乔氏力场

曾是麦金塔操作系统软件的主要架构师之一的安迪•赫茨菲尔德(Andy Hertzfeld)说,为乔布斯做事的人都明白,他身外有一个“乔氏力场 ”。

“乔氏力场令人惊讶不已,它混合了富于魅惑力的修辞、强悍无比的意志以及为当前目的不惜扭曲任何事实的决心。”赫茨菲尔德在出版于 2005 年、回忆早期麦金塔开发团队的《硅谷革命》(Revolution in the Valley)【本站中译】一书中写道。“如果一种道理不能说服你,他会立即轻松娴熟地换另外一种。”

传言称,乔布斯曾有将车停在残疾人专用车位的习惯,这样他去办公楼可以少走点路。据报章报道,他后来停止了这一行为,因为一个员工匿名在他的车上留了一张字条,戏仿麦金塔的广告语“不同凡想”,劝诫他要“不同凡停”(Park Different)。

“如果你有一些手下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员工,这是件很痛苦的事。”乔布斯于 1999 年对史密森学院所做的口述历史中说道。“我的工作有时候就只有这一件事——剔除掉一些不称职的员工。”

糖水

乔布斯也有魅力非凡的时刻,比如他在 1983 年说服百事公司 CEO 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加入苹果时所言:“你想靠卖糖水来度过余生,还是想要一个改变世界的机会?”

以 CEO 身份入主苹果两年后,斯卡利于 1985 年赢得了公司董事会的支持,在如何运营公司的问题上与乔布斯发生争执后,将他逐出了公司。

“ 我还能说什么?我雇错了人。他摧毁了我花费 10 年心血所致力创造的一切;除掉我是第一步,但这并非最令我痛心之处,”乔布斯于 1996 年 6 月在 PBS 纪录片“技术狂人的胜利——The Rise of Accidental Empires”中说。“如果苹果公司能按照我预想的道路前进,我会高兴地离开的。”

时 年 30 岁的乔布斯创立了 NeXT 电脑公司,开发了一款可与麦金塔以及由英特尔芯片和微软 Windows 软件支持的 PC 进行竞争的电脑。1986 年,他以 1000 万美元买下了电影导演乔治•卢卡斯的卢卡斯电影公司的图形部门。他将这个电脑动画制作公司命名为“皮克斯”(Pixar),取自拉丁语中“制作图画 ”(to Pix)一词之意,并与华特迪士尼公司签订了电影分销协议。

《玩具总动员》大捷

在电脑动画师约翰•拉塞特(John Lasseter)的领导下,皮克斯的《玩具总动员》成为了 1995 年票房最高的影片,此后继续制作了更多屡获大奖的影片。

《玩具总动员》上映几周之后,皮克斯公司上市,此事令乔布斯声明受损,因为公司 140 名员工中只有少数几人分到了股权,多依奇曼在其书中如此记载。

BoxOfficemojo.com 显示,皮克斯于 2003 年推出的影片《海底总动员》成为当年美国票房第二高的影片,在史上票房纪录中排名第 15 位。

2006 年 4 月,乔布斯在苹果年度股东大会上说,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同时担任两家美国上市公司CEO 职位的人。一个月后,迪士尼 CEO 罗伯特•艾格(Robert Iger)以 80.6 亿美元收购了皮克斯。乔布斯成为迪士尼最大的股东,在这家位于加州伯班克的公司中拥有了一个董事席位。

重返苹果

NeXT 电脑赢得了技术狂热者的一片赞誉,其中还包括提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他正是在 NeXT 工作站上创造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但 NeXT 公司将其电脑销售给商业用户的努力却以失败告终。然而,这家公司对乔布斯而言仍是成功之作。苹果 CEO 吉尔•阿梅里奥(Gil Amelio)于 1996 年 12 月以 4 亿美元收购了 NeXT。

收购完成了八个月后,阿梅里奥出局,乔布斯被任命为苹果公司临时 CEO,后于 2000 年 1 月成为正式 CEO。乔布斯回归之时,公司已经在过去两年里总共亏损了 18.6 亿美元。

乔 布斯完成大逆转的其中一项工作,是拿到了微软 1.5 亿美元的投资,条件是在麦金塔电脑上预装 Internet Explorer 浏览器。在盖茨与乔布斯之间长达 11 年的争端,因微软在 Windows 中采用了图形用户界面而起,此时宣告终结。“我们得忘记苹果必赢、微软必死的说法了。”1997 年 8 月乔布斯在宣布这一交易时说道。“我们把微软视为竞争对手的时代结束了。”

数月后,乔布斯以其惯常的艺人风范宣布,苹果走出了财务危机。

“我们回来了”

在 1998 年 1 月举行的 Macworld 大展上,乔布斯完成了一个 90 分钟长的演讲,即将走下台去,这时他顿了一顿,说道:“差点忘了说,我们扭亏为盈了。”焦急地想要知道苹果是否还能存续的台下 4000 名听众大声叫了起来,以示称赞。

iMac 激发了用户对苹果产品的兴趣,但正是 iPod 为这家公司赢得了消费者市场领军者的形象。自从乔布斯在 2001 年 10 月推出这款设备起,iPod 已总共售出了 1.528 亿台。【市场调查公司】NPD 集团的数据显示,iPod 占领了 2007 年美国便携式音乐播放机市场 70% 的份额。

NPD 称,苹果在音乐播放机市场上最接近的对手,是位于加州密尔比塔斯的晟碟(SanDisk),后者的份额是 12%。

2003 年 4 月正式开放的 iTunes 在线商店,迄今已售出超过 50 亿首歌,成为全球最大的正版音乐下载网站。

苹 果于 2007 年 6 月开始销售 iPhone,并在一年后用数据速度更快的版本进行了更新,新版本支持企业级电子邮件系统,在智能手机市场上对 RIM 公司的黑莓机(Blackberry)展开了进攻。乔布斯说他计划在 2008 年售出 1000 万部 iPhone,也就是全球手机市场的 1% 份额。

乔布斯在苹果的年薪只有 1 美元,但公司在 2001 年给他的一架湾流(Gulfstream)商务飞机引发了人们对他的收入水平的关注。2003 年,他获得了可于 2006 年行权的 1000 万股受限股权【即在特定期限内不能拿到并出售的股权,以保证公司高管对业绩负有长期责任——译注】。2006 年 5 月他将这部分股票变现时,总价值达 6.466 亿美元。

期权倒签

乔布斯在苹果的任期内也出现过争议。2006 年,公司披露称,奖励给员工的部分股票期权有倒签情况,以令股票价值更高。这部分倒签的期权中,就包括给乔布斯的一笔,它获得了一次特别董事会的同意签名,但实际上此次会议根本没有召开过。

乔布斯一反常态地向股东道了歉,承认他此前就知悉一部分倒签期权的情况,但对他自己的期权倒签并无知晓。2006 年 12 月,由杰罗姆•约克和前任美国总统阿尔•戈尔这两位公司董事领导的一个特别调查委员会,排除了乔布斯的嫌疑。

2008 年 6 月,在苹果的开发者大会上亮相的乔布斯身形憔瘦,之后便开始有声音对乔布斯的健康状况提出疑问。乔布斯曾于 2004 年 8 月 1 日说过,他已接受手术摘除了胰腺里的癌症肿瘤。他所患的叫 neuroendocrine 肿瘤,若治疗及时是可以痊愈的,他正是如此。当时他还从医院病床上致信全体员工。

“常见病菌”

信奉佛教、餐食皆素的乔布斯,一度因为尚未找到更好的手术办法而隐瞒癌症病情 9 个月,2008 年 3 月号的《财富》杂志报道称他们从知情者处获知了此事。该报道说,苹果的管理层担心乔布斯患重病的消息会影响公司股价,于是在征询了律师的意见之后决定不告知投资者。

乔布斯在 2008 年 6 月的公开亮相之后,苹果称他所患的只是“常见病菌”。乔布斯稍后对《纽约时报》说,他的病情要比常见病菌严重些,但没有生命危险。

今天,苹果在纳斯达克交易的股票价格上涨/下跌了 XXXX,幅度为 XX%。

(如果股票下跌):苹果股价因此下跌对投资者和分析师来说并不意外,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认为乔布斯是不可替代的。Piper Jaffray 公司的吉恩•孟斯特(Gene Munster)曾说过,乔布斯若因任何原因离开公司,苹果的股价会剧跌 25% 之多。

乔 布斯一直没有选定接班人,不过他在 2008 年 3 月的股东大会上曾说,他若因为任何原因去职,公司董事会将可从众多高管中选出继任者。他着重指出,公司的高层管理者都有长年在苹果工作的经验,他还点出了 两个可能人选的名字:首席运营官提摩西•库克(Timothy Cook),和首席财务官彼得•奥本海默(Peter Oppenheimer)。2004 年乔布斯(因病)休假时,库克曾短暂主持过公司。

“伟大的工作”

“我作为 CEO 的工作,就是尽我所能去让高管团队里的所有人都相信,他们可能是我的继任者。”乔布斯说。“我们拥有卓越的人才,我想董事会将有好几个非常优秀的人选。我们已经过很多讨论。”

《福布斯》杂志 2008 年 3 月号的年度全球富人榜显示,乔布斯的个人财富估计达到 54 亿美元。

“你们的工作,就是去充实你们的人生。让自己真正满意的唯一途径,就是去从事你所坚信的伟大的工作。”乔布斯 2005 年对斯坦福学生说。“而从事伟大的工作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你的工作。”

乔布斯的家属; 包括妻子罗琳·鲍威尔·乔布斯(Laurene Powell Jobs),女儿丽莎·布润南·乔布斯(Lisa Brennan-Jobs)、伊芙·乔布斯(Eve)、艾琳·西耶娜·乔布斯(Erin Sienna),儿子里德·乔布斯(Reed),以及妹妹帕蒂•·布斯(Patti Jobs)和蒙娜•辛普森(Mona Simpson)。


来自苹果操作系统的逆袭
by 张亮

这次发表的这篇译文,既不是一篇新作的及时译介,也不是一篇我认为让我豁然开朗的作品。坦率说,它是一篇让我看完之后有了更多疑问,非常希望有高人指点一下的作品。恰好,lyutak 君又一次呈现了精彩的翻译,希望接下来,能引来同样精彩的回复。

简单说呢,就是本文的作者(一名 VC),认为苹果已经展开了对操作系统领域的反攻布局:无论从 Mac OS X 自身,还是 Spaces 这一将 Windows 和 Leopard 轻松切换的应用,或是 iPhone 和 iPod 对消费者的影响,都草灰蛇线的做着准备。让我不懂的是,作者认为,这一切的起点是 Mac OS X,因为它采用了一种叫 Mach 的 UNIX 内核,它够小,能在多款产品中比较好的兼容, 而 Windows 一直采用着 80 年代的内核,这让它越来越复杂,各产品线的协作性也比较差。

说实话,我看完之后,颇有些搞不清:这是 Windows 开发越来越慢,而苹果能够相对稳定的保持一年半升级一次 OS X 的根本原因吗?如果是真的,为什么微软不选择更新的内核呢?是否某一操作系统统治的时间越长,历史遗产越大,它就只能越来越臃肿——换句话说,如果苹果逐渐在操作系统方面成功了,它未来是不是也不必避免的走入微软的尴尬局面?另外,随着操作系统越来越不重要(似乎卡好浏览器和播放器这两个产品的位,在互联网时代,OS已经被架空了),苹果在OS领域的反击真的有意义吗?

好了,请看原文吧:

来自苹果操作系统的逆袭

随着最近一次Mac操作系统升级,苹果进一步挑战微软在电脑界的垄断地位,包括企业级市场在内。

作者: Gary Morgenthaler;翻译:lyutak;原文链接

微软把持电脑业核心 20 年不放的巨手如今终将有所松动,尽管只是给扳开了两根指头:用其中一根指头按住 Ctrl 键,另一根按住右方向键,瞬间就能从 Mac 操作系统切换到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按下另两颗键又可以切换回去。这样一来,在 Mac 上用 iPhoto 编辑家庭照片时若想收发公司邮件,可以很容易迅速地转到 Microsoft Exchange 里去。

这组苹果电脑上的切换键由名为 Spaces 的功能实现,不过是去年秋天 Mac 操作系统升级中众多新功能的一项。但和苹果最近的开发项目合在一起看来则显得引人注目。苹果最近发布了一个软件开发包(SDK),供程序员编写用于 iPhone 的各项应用程序。 随之是将于 6 月份推出的 iPhone 2.0 软件更新,目标更定位于商务使用者。

放在一起,这几项看似不搭界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一套业已成熟的战略轮廓。视窗操作系统使用者在不远的将来,经由一系列 Mac 软件,可以在视窗和苹果电脑及其移动设备间自如转换,且无需放弃重要的 Windows 软件。而在一台电脑上自由切换于两个迥然不同的操作系统之间,实行起来却简单容易,商务应用者定会深受吸引。苹果正摩拳擦掌,意欲挑战微软在电脑领域的统治地位,也包括商务应用方面。

透过内核看本质

这样的观念绝少公开提及。目前苹果是所谓「消费产品公司」。每一款苹果推出的新产品——从 iPod 到 iPhone——在让人兴奋之余更添乔布斯之「现实扭曲力场」的个人魅力。不过后退一步通观全局就会发现,战线正逐步形成。乔布斯宛如 19 世纪的将军,于密林掩盖下悄然调兵遣将。光 Spaces 这类功能极具「战略意义」。虽然眼下苹果想挑战微软在企业级市场的垄断地位还是痴人说梦,但到 2010 年时这目标似乎就不那么遥不可及了。

这都多亏了 Mac 于 2001 年推出的多核心、多处理器操作系统。基于名为「Mach」的大学 UNIX 系统研究原型,Mac OS X 彻底跟电脑界过往的单处理器时代说再见。新模块让苹果操作系统的核心任务管理功能压缩为一个小小的系统内核。

这内核已经证实有着良好的通用性,可以用于苹果全线产品,不论是高复杂度的处理器中,还是相对简单的 iPod touch上。这般灵活性使苹果在依据产品各自特点添加任何所需的功能的同时,又不影响产品间的相容性。

与此相反,微软死抓住源自 1980 年代的操作系统体系不放,给视窗系统加上一堆又一堆的更新。到去年推出的 Vista 系统为止,视窗系统的软件代码已经膨胀到 1GB,而 Mac OS X 的「Mach」内核最小组态却小于 1MB,就算加上各类复杂的应用软件容量也不会增加许多。

Vista 的臃肿使得用户花费更多,得到的表现却难尽人意。这份臃肿也让微软的操作系统产品线支离破碎:服务器、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Zune 和 Xbox 上各自是一套截然不同的系统。最后,太过繁杂臃肿的结构使「增强功能」的后继操作系统漏洞比前一代更多。Vista SP1 的惨败就是最好例证。

苹果式办公风格

微软和苹果在产品开发上的策略是如此不同。在微软因其操作系统局限而束手束脚的地方,苹果却如履平地、轻松自得。微软费尽心力想赶在 2010 年推出基于内核的「Windows 7」之际,乔布斯已然对外宣布 Mac OS X 完全支持未来十年的新产品。苹果某个产品上的工艺进步立刻会在其他产品上以低成本得到应用。苹果在 iPhone 上最先使用的多点触控技术,60 天后就出现在了 MacBook 上。拥有如此灵活性,苹果尽可以放开手脚在市场上攻城略地。

鉴于上面所提的这几项优势,苹果会如何向企业市场发起攻势呢?

•虽然在企业领域鲜见苹果桌上型电脑的身影,Mac 笔记本电脑已为各公司广泛接受,市场占有率在 20% 强,且仍在增长中。新推出的 MacBook Air 比同类视窗系统的笔记本电脑要轻上大约 3 磅,这对商务旅行者来说已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现在,有了可在 Mac 和视窗之间自如切换的 Spaces 功能,会有更多公司用户投入 Mac 的怀抱。

•就桌上电脑而言,Mac 虽有越来越多优于视窗的功能,让企业 IT 部门改用 Mac 的说服力还不够强。截至目前,苹果还是要尽力保持此领域的市场份额,并在其他领域寻求突破。

•苹果最近发表的 Leopard 服务器操作系统所要进入的市场里,有不少对 Vista 服务器性能不甚满意的用户,微软在此市场的占有率不过 40%,对 Leopard 而言正是其扩展领地的良机。

•让人意外的地方在于,苹果是凭借重量只有 133 克的 iPhone 杀回企业市场的。虽然还没有对应的企业应用软件,iPhone 的诸多功能——欣赏音乐、浏览网页、和 Mac 完美相容——早已让商务使用者倾心已久。随着即将进行的商业推广,很快在 iPhone 上就能收发公司邮件,还可以进行即时设置行事历、查看库存、计算价格和下订单这些正式工作任务。

愈移动化,就愈苹果化

商业活动愈加移动化最终会使得企业从头到脚以苹果产品为中心。MacBook 和 iPhone 不断提升的销售数字将让 Mac 系统愈发为公司IT部门所接受。到 2010 年,iPhone 用户数或将达到 1 亿。到时 iPhone 在美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目前为 28%)可能会达 70%,和 iPod 的市场份额一样。

而这一切的最终结果就是苹果软件开发生态系的重生。iPhone 新的软件开发包(SDK)不但使得个人开发者可以为 iPhone 编写应用程序,更把他们送入 Mac 的怀抱。这意味着写给 iPhone 的程序都可以很容易应用在 Mac 上。SDK 得到的回应是如此热烈:发布首周就有超过 10 万人下载。iPhone 在商务方面的应用将愈加广泛。(在手机上装 Vista 系统,我想还是算了吧。)

所以,即将来临的战争逐渐清晰明暸:这是苹果滴水不漏、高度整合、小尺寸大效能的软件战略,和微软建立在臃肿又支离破碎的操作系统上的软件战略之间的战争;是苹果不断提高的市场认同和微软愈来愈多的用户不满意之间的战争。因为没能及时调整操作系统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微软即将面临来自过去手下败将的全面反击。


会有一个(成功的)iPhone 专有的社交网络吗?
胡维 on 2008-02-25,18:22 评论(5) edit

本文原载于 TechCrunch,作者:Michael Arrington, 原文链接:[Will There Be A (Successful) iPhone-Only Social Network?]

iPhone 的拥有者,像大多数苹果产品的用户一样,是一个相当有活力的、杰出的人群。

我认为,一个 iPhone 专有(iPhone-only)的社交网络,如果它有合适的服务和特色,将会在 iPhone 用户群中取得巨大的成功。事实上,我觉得任何一个移动的社交网络,如果它有在线感知功能(presence awareness,当有处在同一网络的手机出现在你周围一定距离以内时自动提示) ,也能够显示你的朋友在哪儿,他们正在忙些什么,而且能够通过网络认识你周围的在线的陌生的人,它将会取得巨大的成功。

我去年九月写过一篇《移动社交网络的早期试验(early experiments with mobile social networks)》(相关的还有我们对 LimeJuice 的报道)。当然,大型的社交网络也没有忽视移动性。但是即使是 Facebook 的 iPhone app 也只不过是桌面版的优化精简版。它并不能够让 iPhone 告诉你什么时候你的朋友在附近。

这里的目标并不只是让用户看到他们的朋友在什么地方,正在干什么。它的杀手级应用在于促进新人之间相互认识,或者是为了约会(查看你周围每一位单身的照片,相貌,基本的个人信息简历),或者是商业用途(查看鸡尾酒会上每一位专业人士的个人信息简历和照片)。当然,还要遵循隐私控制。

一旦这个社交网络的用户达到临界的数量时,就需要隐私设置。用户到任何一个聚会上,都能够看到到场的人的信息。任何到场的人所获得的信息的价值要远远超过在 MySpace 和 Facebook 里得到的信息。社交网络就在于聚集,而聚集就意味着在其他人周围。人们聚会时随身携带并且能够增进社交的设备就是手机。要实现这些应用的关键是通过 GPS 或手机网络的发射塔来定位(iPhone 已经实现)。

我们所报道的移动社交网络还没有一个能够达到临界的用户量,赢的关键就在于争夺那些拥有GPS或手机发射塔定位功能的手机用户,用手机软件应用取代用手机直接访问社交网站点。在欧洲,手机获得 Java apps 要比在美国容易多,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移动社交网络都诞生在欧洲。

尽管 iPhone 上拥有两种社交网络,或者更确切地说将会有两种(允许第三方应用的软件开发工具包 SDK 发布将可能会被推迟)。一旦 SDK 发布,肯定会刮起一场 iPhone 第三方应用的小旋风,并且出现一个 iPhone 上的社交网络。

我猜想,前面的奔跑者将会是 Facebook 和 MySpace,他们会尽快让他们的用户在 iPhone 安装软件,而且会为那些选择共享信息的用户添加实时位置信息。

但新启动的移动社交网络也同样会出现,有一个让它变得与众不同的方法可能是让这个社交网络仅对 iPhone 开发,不接受其他手机。这种排他性因素可能会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来吸引足够多的 iPhone 用户来启动服务。

Fon11--尝试

我们跟踪的位于加州伯克利的 Fon11 就是一个,他们的计划就是做这个。他们的服务已经在通过 iPhone 的网络浏览器在工作了。事实上,你只能通过 iPhone 才能使用----这是你注册帐户、添加朋友或做任何其他事的唯一方式。这个网站,如果是从 iPhone 以外的其他的浏览器访问,只会显示服务的相关信息。(注释: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你可以先到 testiphone.com 网站,然后通过这个站点进入 fon11.com/home,就能够看到和在 iPhone 上显示的一样的页面,当然只有用 Safari 浏览器才行。)

这项服务现在还只能显示非常有限的"在线/状况"信息,它不能使用 iPhone 的手机网络的发射塔定位功能。所以他们设立了一项单独的服务叫做 OpenLandmark 可以显示人们所处位置的信息(对你经常出入的地点有很好的效果)。这项服务受到了苹果 iPhone 开发团队的注意。并且在本月早期的时候得到 iPhone 团队的认可。

黑莓(BlackBerry)拥有真正的 GPS,并且允许在其手机上安装第三方应用。Google 的 Android 也同样会作这些东西。不过有东西告诉我 iPhone 的用户可能会是加入移动社交网络的第一大群体,而且他们也最不会介意让同一个屋子里的人知道,原来他们都是苹果教派一分子。


梦想一下:iPhone 未来的十个应用
暂且不论 iPhone SDK 是否够开放,不如先畅想一下你希望 iPhone 未来能够有哪些应用。

比如有更多 Web 2.0 的应用,像 Twitter、Facebook 和 Flickr 如果推出 iPhone 版客户端程序,它们将会比在浏览器里运行更流畅,还有苹果的卓越的用户界面体验。不过,似乎这些还都是可以预见的。那么,在不可遇见的未来,还会有哪些你根本没有想到的全新的应用可能会适合 iPhone 呢?

这里有一些想象的应用,这些应用的一大趋势是融合真实的世界与数字世界,而 iPhone 就是充当真实的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的桥梁。

1. 现实标注(Reality Tagging)

"现实标注"并没有什么新鲜,但是在 iPhone 却更适合。想象一下你在某个地方游玩,用 iPhone 拍了一张照片,或许还可以写上几句介绍或评论的话,添加上标签,iPhone 就会自动按照地理位置加上地理标签并将照片和文字上传到一个专门的图片分享网络。然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精确的地理位置标签或分类标签找到你的图片和文字。iPhone 上的"现实标注"更类似于一个分布式的 Google Earth,只不过 Google Earth 是用卫星拍,"现实标注"是让人在现场用 iPhone 拍。(事实上 Google Earth 客户端版也有"现实标注"功能,但是人们必须通过电脑上传图片,更重要的是,人们最想查看周围有哪些"现实标注"图片和信息时候往往是在户外,iPhone 的便携性将大大改善上传和查看"现实标注"信息的体验。)

2. 现实识别(Reality Recognition)

"现实识别"要依靠"现实标注"和先进的图片识别技术。想象一下,你出门远足,见到一颗你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树,用你的 iPhone 对准它,与这棵树相关的维基百科信息页面立即就下载到你的手机上。或者你初次来某地,看见一幢雄伟的建筑,你用 iPhone 对准它,关于这个建筑的信息页面就会下载到你的手机。

3. 真实的社交网络

今天的社交网络还停留在网络的世界,但移动技术将把它带到真实的世界中来。想象一下你走进一家饭店,打开 iPhone 就能看到你有哪些朋友曾经到过这家饭店,留下了什么评论。(更多请看:会有一个(成功的)iPhone 专有的社交网络吗?)

4. 私人旅行向导

旅行让我们感到放松和快乐。有些人喜欢跟在导游后面,因为有可以介绍某个景点的历史故事等等,也有人喜欢几个朋友一起或者一个人去旅行,想象一下这时你有一个私人向导 iPhone。无论你走到哪儿,只需要一个按钮,你就可以看到你所在地的相关信息,而且还是个十分了解你的向导,因为软件掌握了大量的用户偏好参数信息,显示的都是你关心的东西。

5. 虚拟与现实结合的游戏

从一些最新的社交游戏上,我们可以看出它们与移动游戏结合的可能。这种游戏同时发生在虚拟世界和真实的世界。游戏的线索分散在虚拟的网络上和真实的时间中(比如是你生活的城市),你要带着你的 iPhone 在现实城市和虚拟游戏中游走、闯关、寻宝,不仅要对游戏了解,还要对现实的城市了解,你才有可能最终获胜。

6. 分布式多人移动游戏

或许你经常联机与朋友一起玩大型的 3D 游戏,这很正常,但是你能想象吗? 也许有一天 iPhone 上也能够运行非基于网页的真正的完整版 3D 游戏,而且还可以通过设置环境模式,连接在附近的游戏玩家一起完成一场(无线)分布式(多人)游戏。人们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入网络,与他人一起玩游戏,让手机上的游戏不再只有一个人能玩。

7. 信用卡和指纹识别软件

商业领域也将从移动技术创新中获益。将来信用卡会变成一个软件,你去商店购物付款的时候,你只需要选择"信用卡"按钮,输入金额,iPhone 就将通过 Wi-Fi 或蓝牙连接商店的现金帐户,连上之后 iPhone 会自动切换到指纹识别软件界面,商店服务员将请你将任意一根手指贴在 iPhone 的触屏表面接受指纹识别,指纹确认,完成转账。

8. 无纸收据和电子名片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采用电子邮件收据来代替纸质收据,而 iPhone 正是适合收发和管理这类收据的设备。当你购物后,不仅能通过 iPhone 信用卡软件付款,付款结束的同时,iPhone 的屏幕上还会收到一份电子收据,电子收据同时也会发送到你的邮箱和商店数据库。

同样也还有名片,虽然已经有很多的人通过 LinkedIn 联系,不过商务人士之间还是经常交换纸质名片,Palm 曾设计了一种解决方案,两台 Palm 之间能够定向传送电子名片。而 iPhone 可以将这种方案优化并加以发扬光大。

9. 病历软件

医疗行业诊断用的设备安装有最先进的软件,但医院保存病历用的确实最原始的方式。病人把自己的全部医疗历史都保存在 iPhone 里,再与医生沟通的时候就容易多了。这也有助于医生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对病人也更有好处。

10. 实地浏览,网上购买

如果选书,你可能会更喜欢在书店里一本本地翻书的感觉。但是如果要买书,你可能更喜欢网上书店的低价格。那么你可以在书店里慢慢选书,看中了,只需要用 iPhone 给书的封面拍照,iPhone 的图片识别功能会自动搜索到网上书店里这本书,然后你就可以在 iPhone 上下订单了,当然这同样也适用与衣服和家居用品等。

当然,这些应用还有很多可以想象(暂时也只是想象),但我们觉得它们有一个趋势:

随着移动计算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的真实的世界之上将覆盖者一层数字信息,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将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而移动设备能够有效地将数字世界的灵巧带入现实的世界,提升真实世界的体验。

现在,想一想你对 iPhone 有哪些期待,留言写下你最希望的 iPhone 未来应用是什么?


iphone SDK
2、虽然 SDK 极受关注,但我认同《华尔街日报》的角度,也就是今天的主角是苹果对企业级市场的进攻。也就是说,我多多少少认同假帮主说的:"加拿大宣布将三月六日定为国家法定节日,用以哀悼 RIM。"

RIM,加拿大公司 Research In Motion,全球商界、政界人物使用最多的产品黑莓手机的主人。在 2000 年前后,它曾是微软公司眼中最大的对手。事实上,2000 年以来,真正被微软视为大敌的只有三家公司:企业级应用的 RIM,消费电子领域的苹果和互联网上的谷歌。RIM 也和另外两家公司一样,在微软一次次的进攻之下保住了巨大的市场份额。

虽然关于 iPhone 和黑莓的讨论已经进行了很多,但也必须承认,在今天之前,苹果还没有资本和黑莓竞争--且不说它的输入系统是否会降低很多效率,如果真的想在企业级邮件领域有所作为,它只有两个选择:或者像黑莓一样自己管理诸多签约客户企业的邮件,或者让 iPhone 和 Microsoft Outlook 有更紧密的合作。

而今天最大的改变,就在于乔布斯获得了微软的 ActiveSync 的使用授权。它终于可以无线和Exchange,也就是实时和公司服务器里的邮件、日历、联络人名单同步了--那些习惯于用自己的手机处理公司邮件的人终于可以在 iPhone 上干活了。

虽然更具体的应用效果有待观察,但这很容易让人想起 2003 年时,iPod 开始应用于 Windows,那是 iPod 从一款两年卖 100 万台产品,变到 6 年卖 1 亿部产品的转折点。

3、关于 iPhone 和黑莓的竞争,我认为 Tim O'Reilly 的评论非常好(译言曾有过翻译)。

黑莓是一款很好的产品,即使 iPhone 有了与微软的合作,黑莓在很多方面仍是独一无二的。

但最大的问题是,黑莓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产品。它就像 2000 年时的美国在线,是个美丽、庞大、价格昂贵的花园。

但 push email 的技术壁垒已经不复存在,即使大公司们已经习惯了为员工们每个月多付 100 多美元,但你以为他们真的喜欢这么无止境的交钱吗?

4、我好奇一段时间了:为什么 iPhone 上市以来,经常看到谷歌的高层夸赞 iPhone 如何拉动其搜索产品和地图产品的流量,却一直没有见到雅虎的人谈雅虎邮箱直接对 iPhone 进行 pushmail 的效果?

5、John Doerr 出现了!看来 1 个多月前他去参加 Macworld 并不是个偶然事件。

我采访过这个用 1250 万美元投资谷歌,赚回至少 45 亿美元的 VC 业传奇人物两次(分别是《国王制造者》和《成交》),我想不止我一个人有过这种想法:Doerr 是整个硅谷最像乔布斯的人,虽然他没有 Macworld 这样的年度盛事,但他兼具无与伦比的感染力和对未来市场变化的判断力,而且,都是乔布斯那一档次的。

想象一下,两个乔布斯的合作?

1996 年,Doerr 率领 KPCB 设立过一个专门针对 Java 的 1 亿美元基金,而且号称回报率"殊为不错"("absolutely outstanding returns", Doerr 自己的说法)。要知道,在 KPCB,称得上不错的回报的,至少得有 100% 的年度回报率--也就意味着一个基金,在 7 年时间里,每年增长一倍(很简单的数学题,huh?)。在 1994 年开始的那波网络大潮里,KPCB 的那期 8 年基金的年度回报率达到了 250% 左右。

KPCB 敢于在 iPhone SDK 这样一款产品上投资 1 亿,也就相当于投上 20 家左右的初创公司,无疑是对这一平台的重大信任。别忘了,过去两年里,我们看到的最重要的平台级公司是 Facebook,但至今也没有一个专门针对 Facebook 上面的 widget 的基金(补充:著名的 Tangos 君说:AppFactory 是专门针对 FB App 投资的,Google 也有专门的 widget 资助 fund,当然从规模上说是小儿科,KP 的这个基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无线互联网的游戏)。

别指望这里面会出现谷歌级的公司,但也许会出现一家 Adobe。

5、这是双赢的一天。

乔布斯和盖茨的双赢,乔布斯和杜尔的双赢。

上一次乔布斯需要和人双赢,还是 1997 年让微软入股吧。

究竟是他在改变,还是他真的面临着很大的成长压力?

No comments: